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孙诗雨天津理工大学 ■高峰雷鸣天津社会科学院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我国文化产业包括以传统的文化产业为主的核心层,以广告、会展、创 意产业和商务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为主的外围层,以文化用品及设备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天津市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 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具体的宏观数据出发,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深入分析了目前天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 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天津市文化产业 一、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圆满成功,展区面积1.5万平方米,展位656个,是上届的两倍 201 1年,天津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市文 多,吸引了20个省区市代表团,300多家艺术院团、演艺企业 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92.73亿元,比2010年净增89.78亿元,增 和演出中介机构参展,天津市静海、西青、北辰、河西等区县也 速达到29.6%,比2011年全市GDP现价增速f21.3%)高出83 踊跃参展,展示了天津文化产业的蓬勃态势。观众近5万人 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51%,比2010年提高0.18个百 次,现场成交额2_3亿元,协议成交额近5亿元,举办了演艺剧 分点,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趋势。分层次结构看,2011年文 f节)目及演艺收藏品拍卖活动、“华夏神韵”第五届中国民族戏 化产业中核心层实现增加值l16.48亿元,比2010年增长 曲优秀剧目大汇演、高雅艺术精品系列演出、全国动漫剧精品 19.0%,占文化产业比重29.66%,外围层实现增加值66.70亿 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打造了全国演艺产业展示交易、推动创新 元,增长37.8%,占文化产业比重16.98%,相关层实现增加值 和引领发展的平台。市文广局与今晚传媒集团合作创建的本 209.54亿元,增长33.8%,占文化产业比重53.36%。与2010年 市首个演艺信息平台“今晚演艺资讯”正式开通,本市首个集 相比,核心层比重下降了2.64个百分点,外围层提高了0.98 演艺、影视、文化、会展于一体的杂志《演界》实现试刊。此外, 个百分点,相关层提高了1.66个百分点。2011年天津在认真 河西区整合多种文化资源的“西岸”文化产业品牌效应进一步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显现,河东区天津音乐街全年营业额达1200万元。 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制定贯彻实施了《中共天津市委关 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 二、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虽然在本市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内外发达城市和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的分工方 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下面将从几个宏观指标 分析本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案,实施《天津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文化产业 出发,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重点项目顺利 推进。继2010年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第一批40个 1.文化产业产值增速快总量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当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未 重点项目、投资359亿元基本实现后,2011年又推出第二批 能达到5%时,不能称该产业为支柱产业。按照统计局《文化及相 60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520亿元,带动文化创意、广播影视、 关产业分类标准》标准计算天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天津市GDP 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数字内容和动漫、文化会展和 的比重,近年来天津始终处在2%~3.5%之间,所以到目前为止天 广告、艺术品交易呈现勃勃生机。201 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 津文化产业还不是天津的支柱产业(见表1所示)。 长超过29.8%,按此速度发展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天津 GDP的比重超过5%,将成为支柱产业。 表1天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状况表 单位:亿元 201 1年,天津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使文化 产业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国家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 年数 2005年 2006燕 文化产业增加僮 文化产韭增加值增长速 文诧产业增加值占 度(以上年框比) 8n2l 10290 .GD 地熏 2.O 2.3O% 示范区已经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 l9t8o’‘ 28.31% 范园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区、国 家级滨海广告产业园加紧建设,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成 创新体验中心、云计算中心、数字版权交易所等公共平台,团 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中国纪录 片产业基地完成规划设计。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已达26个,其 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8个。 2007年 2008缸 2009纯 2010盆 115.8l l9602 .l2I6∞ 69-2O% l I91% 28 嗍 222% 2.91% 3。l1% 334% 235.0l 303.ol 2011年 392.73 29.61% 3j 由上表显示,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虽增长速度较快,但由 我市文 文化品牌建设方面,201 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取得 于总量低,占我市GDP的比重上不去。从2011年来看,www.shanqchang .tom .c n f 1 83.. 化产业增加值占我市GDP的比重为3.50%,虽高于全国平均 此天津文化产业还需进一步优化结构。 水平的2.75%,但和不少的省市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例如上海、 表2全国、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表 单位:元 北京、广东、云南、湖南等省市201 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该省 市GDP的比重都在5%以上,已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娱乐服 文化娱乐翔 文化消费占 文化娱乐服 2.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 年份 务支出 箍支出 消费性支出 务占文纯消 天津虽然属于国际大都市,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并 比黛 费支出比重 垒墨 24, 2胁 2 6.63% 4矗71% 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消费品吸 北京 5科.44 6"/'/37 9. % 46_31% 引力不够,从数据显示可以看出,2010年天津居民文化消费是 2005魁 上海 489.45 647.17 8 43.12% 1146.963元/人,2005年天津居民文化消费是567-312元/人, 天津 l l82 382.5I 5.8妁‘ 32.6o% 熏庚 25 04 359.56 7.18% 41.91% 平均增长速度为15.12%,但与北京、上海和重庆对比,天津文 垒匿 55 5 406.97 7.18% 57-92% 化消费水平排在最后一位。天津文化消费水平同时还低于全 北京 lo3 9.9l 833.15 9A1% 55.52% 国的平均水平。由2010年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 2010盎 上海 l139.49 1055.88 9.47% 5l 1% 天津 57 39 5 .59 6.舛% 5 51% 出的比重数据显示,全国的比重是7.18%,天津的比重是 重庆 势1.62 343 99 7J03% 63^2O% 6.94%,全国比天津高出0.24个百分点;然而北京和上海的比 4.天津文化产业缺乏高端人才集聚 重都已超过了9.4%(见表2所示)。由此可知天津居民文化消 天津文化产业拉动就业人数量不高,2005年至2010年文 费水平与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发达城市比较还处于偏低的水 化产业年平均就业人数1.73万人左右,在就业人数中,高端人 平,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大繁荣的动力不足,居民文化消费不够 才所占比例不到5%。天津文化、娱乐和体育业就业人数占城 活跃。 镇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低于1%,而且2005年至2010年比重逐 3.天津文化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年下降,由2005年的0.91%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0.86%。在 天津的文化产业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深受 新形势下,文化产业本该大发展时期,可是天津文化、娱乐和 计划体制的束缚和影响,虽然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 体育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重2010年比2005年 展,依然相较于其他产业而显得滞后。从天津已有的文化企业 下降了0.5个百分点,我们对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进行比 的发展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事业、企业界限 较,2005年天津的排名是第三,而到2010年时,天津的排名是 模糊,某些企业名义上称为企业,但仍然承担部分事业单位的 最后,由此可知天津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人才流失 职能。第二,现有的文化企业大多由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化 较快,特别是高端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离开文化产业行业的 而来,其所有权属于政府,经营效益不高。政府的直接拥有文 多,进来的少,以全国、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发达地区相比较, 化企业,直接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结果。一方面,政府过多干 天津文化产业在拉动城镇就业方面显得能力不足,因此,天津 预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挫伤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又导致了 市留住和引进文化产业高端人才是当务之急。 经营者的依赖心理,经营主体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 表3全国和各直辖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数占比表 人实体;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往往具有国有企业的特征。例如, 单位:万人 在分配上普遍存在平均主义;在人事制度上没有形成流动机 文化、娱乐和体育 文化 娱乐釉体育 制和淘汰机制,冗员太多,职工文化程度偏低,在经营投资上 年数 lE藏 k人数 就业总人数 业就业人数占城镇 就业总人数的比重 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投资决策上主观臆断,一哄而上,而有 垒田 l筮.53 ll柏唾。O4 1.08% 的则相反,缺乏应有的决策权和经营自主权,在思想观念上, 京 l4fO7 5 。59 2,79,‘ 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感。由于以上的诸种原因, 2o。5年 上海 4.46 333。23 l_35% 天津 1.76 l94.13 O. 1% 在文化产业行业中缺少我们自己的优势项目,没有形成自己 黛庆 1.8l 215. O.8I% 的拳头产品,没有像美国那样的成型的电影行业、出版行业、 金墨 131.38 l3051. l 吆% 传媒行业、游乐行业等品牌行业。 北京 l5 6 646麒 2.37% 2Dl0年 上海 4 392瑚 l21% 从表2中显示,全国文化娱乐服务占文化消费支出的比 天津 l 6 2∞ 66 0.咎6% 重由2005年的46.71%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57.92%,提高 璧庚 2-61 26637 99,‘ l1.21个百分点;而天津文化娱乐服务占文化消费支出比重 三、对策建议 由2005年的32.60%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50.51%,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津文化产业发展与京沪等发达地 17.91个百分点。由此说明在2005年~2010年期问,天津文 区相比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产业优化 化娱乐服务占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有明显提高,增长速度高 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文化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不强。天 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总量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文化 津在未来几年如何处理好这些突出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 业总体水平偏低,文化服务业相关层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因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84l 1.利用天津的区位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障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基础。要坚 持调整改组相结合,形成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的国情决 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坚持这项制度。鼓 励和支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事业,最终形成国 武夷山旅游工艺品设计 开发策略研究 ■王少云武夷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 目编号:JA082185) 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举办文化产业的格 局。要合理布局,协调城乡之间的关系,按照优势互补、资源 共享、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使天津市城镇协调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改造提升传统文 化,开发创意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 化,实现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摘要:就武夷山目前旅游业发展状况而言,“近年来得到 较快发展,已成为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但旅游资源价值未 得到充分发挥”。其中尤其是旅游工艺品市场完全处于原始萌芽 状态,未得到重视与发展,而该市场的“成、兴、衰、亡”无一不取 决于该产品的研发质量。本文从设计师角度提出“立足地方、以 2牙U用天津资源优势培养文化创新人才 文化产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文化产业发 展的基本竞争力和根本创造力。因此,要把天津拥有的丰富 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优势,需要培养吸 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 古为魂”的设计开发策略,通过对武夷山地方物产、自然风光、民 间故事、民风民俗;人文古迹、名人轶事等等设计素材进行初步 分门别类并解析,以期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以此为线索 与思路,将武夷山区域的独特性、文化性与工艺品融为一体,逐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鼓励支持天津文化产业创新 研究基地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参与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培养具有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 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引进其他产业中的优秀 步形成独一无二武夷山旅游工艺品品牌产品供给市场,为最终 建立完整、健康、合理的旅游工艺品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研究 武夷山作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其旅游经济已成为当地 的支柱性产业,比较观光、度假、餐饮、休闲、茶产品项目市场 的快速发展,其中旅游纪念品市场一直未得到政府、企业、经 销商等各方重视与开发,于1999年12月被评为世界“双世 管理经营人才,扩展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对现有的文化产业 经营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可试行奖励工资制或年薪 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改进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坚持单 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促进人才的流动机制的建立;吸 遗”以来,整整十多年过去了,仍未建立起尚未成立起名符其 实的“武夷山品牌”的纪念品市场,不能不说这是武夷山旅游 业发展的一个短脚与悲哀。纵观武夷山纪念品现状,可以发 现根本性问题是武夷山根本没有自己本土有实力的工艺品 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参加天津的文化产业的建设,提高文 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将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供新的战略选择。总的来说,天津的文化产业整体上发展 是迅速的,成效也为世人所瞩目。但是,其中也存在总体规模 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经营管理不力、资源浪费严重和市场经 营秩序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怎样发展文化产业, 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去研究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 研发、生产企业、厂家,而任何市场成立、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必 须具备产品供给市场,尤其创新性为生命的旅游工艺品市场 的建设必须以有区域特色、文化性、技术性、时代性的高质量 产品供给为基础。高质量产品不但需要有好的原材料、生产 技术、设备、工艺流程,严格的质量把关等物质基础,还必须注 入无形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产品灵魂,而他们来源于卓越的 产品研发:产品设计。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鲜经验的创造,将为天津 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创新。同 时文化产业市场行为规范将随着文化产业市场准人的进一 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不同与其他大众化的设计,地方性是 其在设计中考虑的重中之重。在设计界:所有创新与创意,必 步开放而进一步制度化和法制化。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 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文化产业数字化将继续引领天津文 化产业发展的技术革命潮流。 须立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 的!”,同样,地方的,才是全民的。在武夷山旅游工艺品研发 中,首先必须要根据当地物产进行产品材料设计,甚至直接 将特产转化为旅游工艺品形式。 在武夷山,放眼望去,天地悠悠,引入眼帘的无不是连绵 不绝的群山劈地而起,九曲环山、丹崖林立、松竹苍翠簇生。 作者简介:孙诗雨,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经济社会评价与预测;高峰。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 经济社会评价与预测;雷鸣。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社 会评价与预测 在此绝妙、稀有、独特的旖旎风光中有着丰富的竹、木、石资 www.s。hanqc。ha nq corn cn ..1I1…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