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4卷第5期2019Vol.24No.5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的研究朱仕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摘
尤宝庆
南宁
530008)
商学院,广西
要]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必然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新
要求。因此,研究物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及时调整新时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输送适应物流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21(2019)05-0053-04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中国物流业也进入了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物流”术语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物流业有明显进步。一是中国物流业的组织模式加快了发展,从传统的自营物流或单个企业物流向并继续向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型物流、平台型物流、企业联盟等发展。二是多种物流企业主体向生产、流通等行业扩展,与电子商务平台相互渗透融合,从传统的仅提供功能性物流服务(运输、仓储)的低效物流转向形成储配一体化、共同配送、多式联运、标准托盘循环共用等高效物流系统运作服务[1],实现物流业的转型。三是物流服务程度逐步向纵深发展,由低端物流向高端物流、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向智能物流和智慧物流的方向发展,正在实现物流业的升级[2]。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是提升质量和效益,一是做好降本增效“减法”,继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物流运作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做好转型升级“加法”,发展智慧物流,发展现代供应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3]。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因此,研究物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及时调整新时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准确定位人
[收稿日期]
[网络出版][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才培养目标,培养输送出适应物流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一、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物流管理及其迅猛发展认识落后,对物流管理及其迅猛发展认识落后,行动滞后
当前,物流业已经从普通物流发展到了科技物流、供应链物流、智能物流和智慧物流阶段。但是,社会上不少人士不知道物流管理是干什么的,不知道新时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不了解物流管理中的供应链构建及其管理,不了解“互联网+物流”,不了解智慧物流等新时代物流发展新变化、新动向和新途径。当前中国高职物流教材对于物流管理的描述不少还停留在传统物流的水平,有些知识点是从国外传播过来的,而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应用的论述少之又少。近几年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应用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活动高速活跃,中国物流业有了更鲜明的特点,而反映到教材里的却少之又少。
(二)创新创业教育欠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欠深入,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创业的教育在国际上已经不是新教育领域和新教学内容,但是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才被
2019-03-1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268.C.20191010.1611.026.html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正高职称人员专项经费资助科研项目“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研究”(2018ZX03)。朱仕兄(1959-),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及其高等教育工作;尤宝庆(1967-),男,河南许昌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教学科研工作。
53
朱仕兄,等提出来。因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创业能够提高就业率,是在高校扩招、自主就业比较困难背景下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开展起来的,属于被动回应的动作,输出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十分有限。另外,完整的研究体系以及教育机制未形成,可供参考与借鉴的教育模式也没有。同时,高职师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养成同样存在问题,从教师层面看,以前对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要求未有提及,想要一下子养成也不现实。从学生层面考量,大多高职生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十分有限,意识不到创新创业实践对于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缺乏创新意识[1]。
(三)职业核心能力存缺陷,职业核心能力存缺陷,培养特色不突出当前高职物流教育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表现之一是存在“三有三缺”情况。在工作中、实习岗位上或者在高职校园里,可以看到有高职毕业生或准毕业生“有知识缺文化、有思想缺感情、有学问缺修养”的情况。二是“零距离就业”有差距。输出的毕业生,有的在工作中很多方面仍是模模糊糊,不敢放手去做。其原因是因为未曾操作过,甚至有的未见过。同时,还出现物流企业招不到员工,而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跨专业就业的情况。三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定位同质化情况比较多。每个学校办学都是面向某个地域、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专业方向由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来决定,理应是各个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侧重点是有差异的,但是目前却是雷同的情况比较严重,未能展示自己应有的特色,并且不是一家两家雷同,而是多家雷同的情况。
(四)适应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紧缺
国内物流业从业者不少,2016年末全国物流从业人员为501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6.5%。但绝大多数是在从事传统物流工作,仅有少数科技工作者熟悉物流业转型升级,所以复合型物流人才稀少。笔者曾经通过微信,就一张涉及智慧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6项应用于物流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方面入门级问题的问卷,对来自3个学校2016年前物流专业毕业的物流工作者展开调查,发放对象有E分)级(561人;<60人,B分)回应级(3480~人;38人。D分)级回答问卷问题的成绩分布为(160~69人;A分)级(290~100人;C级分)(70~79
0人。
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的研究虽然调查比较粗放,但是大致可反映出当前物流业从业人员适应新时代物流业发展的情况。此次调研中,A级0人,即无人优秀。而将近九成人未熟悉物流业转型升级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二、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
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物流在中国发展时间短,物流在中国发展时间短,宣传普及弱“物流”一词在中国是1979年6月从日本引进的,至今已40年。相对于美国1905年就开始研究并将物流不仅应用于市场流通,还应用于军事后勤已经110多年,中国物流科学的发展历程才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不能不承认物流科学在中国发展时间短暂。另外,中国对物流的研究、宣传普及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不少人士对物流管理一知半解,甚至有误解。部分物流人士对物流的发展缺乏敏感性,思想多停留在传统物流概念、理论和操作上,少关心或不关注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动态和进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淡、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淡、起步晚、起步晚、基础弱中国物流创新创业能力之所以不强,原因首先是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在李克强2015年工作报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之前,未见有全国有计划有组织的统一行动,而是部分高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行动。其次,是创新创业起步晚。由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被认为是国内大学最早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间是在1997年[4]。比起被认为是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第一门课,哈佛商学院迈赖斯·迈斯于1947年为MBA学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新
创企业管理》[5]
,要晚整50年,即半个世纪。再次,是
创新创业基础弱。进入21世纪之前,对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没有要求,很多教师甚至没有离开过高校,对于创业方面的了解比较少,实践方面存在短缺和空白。加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间短,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相对比较弱,就谈不上对学生创新创业有效的指导。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重学问轻修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重学问轻修养,重知识记忆轻技能掌握
高职教育教学内容多环节多,学制一般3年,教育学习过程比较长,牵涉到人、财、物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其中某一执行人对培养计划理解不到位或重
JournalofNanningPolytechnic学报
视不够,都会降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质量。例如,有些学校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忽视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之一来培养,在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忽视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课堂和实训之中,就会错失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正确价值观的机会。又如,有些院校对所输出人才的服务地区、行业和领域的需求了解欠深入,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人才、知识和能力供需对接不好,导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定位百家雷同,未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就业市场出现数量上“供大于求”,学生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结构上“供小于求”,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这些与专业培养计划制订和执行有关。另外,在平常教学中,还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学未得到足够重视。
(四)转型升级中的新时代物流业发展快速,转型升级中的新时代物流业发展快速,且涉及诸多新技术和新知识
新时代物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要加快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要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体系,要完成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需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传感网等最新科学技术,进行跨行业、跨职别、跨地域运作,新时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结果,是成为融合货物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和金融服务的复合型服务产业[2]。这其中涉及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新方法和新知识,比如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的新知识,还有国内外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内外物流发展新动态以及文化交流办法等。然而,当前物流行业的许多人士,往往只是某一知识领域的知晓者或精通者,缺乏对各种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整合和运用,显然无经验可谈,直接指导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适应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十分抢手。
三、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
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关注物流业发展,高度关注物流业发展,紧盯物流业转型升级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必须在原来德智体
20192019年第Vol.2424卷第No.55期美劳基础上强调培养适应物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二是培养过程必须是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服务。三是培养制度必须是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一整套规定,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四是培养评价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促进师生提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提升学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能跟上物流业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物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要。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要提升高职物流师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是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要调动师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促使创新创业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师生主动性有了,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才有可能。其次,是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通过充分调研,正确设置包含创新创业理念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与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当下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布局相适应。再次,是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学校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场所为基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为载体,课内外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交流活动为拓展,集合创新创业科学指导、研究和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作为主体,帮助广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者创新创业,实现产学研创一体化。第四,是加大帮扶力度,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针对性服务。比如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帮扶基金,通过担保,吸引国有银行、商业银行、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海外风险投资等多渠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者提供资金扶持[6]。还应在税收和运营等多个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和指导帮助。若能建立一条完整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链,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到事务性和生活服务方面等,切实解决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则更加理想。第五,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要开展讲座、论坛、培训、沙龙、拓展和竞赛等活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同时,要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带领和引导学生以追求创新创业为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55
朱仕兄,等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三)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计划,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是正确制订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人品培养必须是第一位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需要,妥善设置人文素养、职业技术基础、岗位技术和职业拓展等课程,处理好课程的先后、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和课时占比等关系。培养模式要有特色,做到项目驱动,企业化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证融合。模块(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业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五个能力模块)教学,分段培养,多轮实训,循环操作,促进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二是加强专业培养计划执行的监督管理。要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及时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对接人才培养面向地区的需求,避免职业能力培养定位雷同。
(四)加大培养力度,加大培养力度,力争快速完成物流从业人员全员业务培训
构建基于物流岗位能力的一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发布以知识点为基础的视频和文字材料,让学员通过视频观看和学习,设置讨论专区、问题集锦、自测题等练习,一定会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2]。一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平台提供24小时在线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可方便学员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安
排学习时间。另外,可创造条件引进专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物流管理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发展得好,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输出的专业人才首先是人文素养好,职业道德好,精神境界高,社会能力强。其次是专业知识和能力适应就业岗位需要,受到工作单位欢迎。
[参考文献]
[1]苗爱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59.究[J].民营科技,2018(6):157.
[2]金燕,冯志祥.物流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发展研[3]何黎明.新时代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展望[EB/OL].[2017-shtml.
12-11].http://www.chinawuliu.com.cn/office/18/104/13068.
[4]刘文斌.关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创新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6(12):38.
[5]JEROMEAK.ThechronologyandintellectualtrajectoryofBusinessVenturing,2003(2):283.大学,2017.
America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1876-1999[J].Journalof
[6]姚大伟.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D].上海:东华理工
[责任编辑:吕建萍]
ResearchonCreativeDevelopmentofLogisticsManagementSpecialtyin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NewEra
ZhuShi-xiong,YouBao-qing
(BusinessSchool,NanningCollegeforVocationalTechnology,Nanning,Guangxi,530008)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logisticsmanagementspecialt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newera,itisinevitabletoproposenewrequirementsonsuchaspectsofprofessionalknowledge,competenceandvocationalaccomplishmentsetc.Therefore,theresearchonchangesoftalentsdemandbroughtaboutbytransfor⁃mationandupgradeofthelogisticsindustryisofgreatsignificanceandverynecessarytotimelyadjusttheculti⁃vationplanfortalentswhospecializedinlogisticsmanagementmajorinthenewera,toaccuratelypositionthegoalsoftalentcultivation,andprovidetalentsversatilehigh-skilledtalentswhomaysatisfytheneedoflogisticsindustry.
[Keywords]Newera;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Logisticsmanagementspecialty;Creativedevelopment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