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6—10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 )
A.交换 B.合作 C.竞争 D.冲突 2.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3.社会互动中最重要饿符号系统是( )
A.语言 B.面部表情 C.手势 D.图形或数字
4.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这个社会网络的形态属于( )
A.封闭形态 B.开放形态 C.稳固形态 D.松散形态 5.熟人和朋友之间一般应保持的距离是( )
A.18英寸以内 B.18英寸到4英尺 C.4英尺到12英尺 D.12英尺以上 6.最先提出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的是( )
A.海曼 B.米德 C.萨姆纳 D.库利 7.对群体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 )
A.19世纪初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末 8.工会、学生联合会、妇联等属于( )
A.经济利益群体 B.政治与社会权益利益群体 C.社会公众利益群体 D.自组性利益群体 9.只有一带未婚青少年与祖父母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残缺家庭 C.断代家庭 D.单身家庭 10.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11.目前,我国多数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大家庭 12.下列属于人道主义的帮助型的管理理论的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3.下列属于象征性物质设备的是( )
A.校徽 B.图书馆 C.教学楼 D.图书资料 14.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 )的社会
A.系统化 B.组织化 C.制度化 D.人性化 15.宗教一般属于( )
A.传统型组织 B.魅力型组织 C.法理型组织 D.科层制组织 16.提出组织平衡论的是( )
D.契约式合作
社会学概论(第6-10章) 1
A.泰罗 B.法约尔 C.巴纳德 D.摩尔斯 17.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A.价值标准 B.规范体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18.教育制度是( )
A.生存制度 B.发展制度 C.主导制度 D.信仰制度 19.经济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
A.规范经济活动 B. 保障社会生产和在生产的持续发展 C. 调整经济关系 D.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0.政治制度的核心任务是( )
A.规范社会秩序 B.管理公共事务 C.社会协调 D.社会控制 21.萨姆纳认为,虚荣产生社会的( )
A.自续制度 B.自足制度 C.自存制度 D.宗教制度 22.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 )
A.农村社区 B.城市社区 C.集镇社区 D.小城镇 23.标志着社区研究开始的著作是( )
A.《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权力结构》 D.《中等市镇》
24.社区横向格局中,社区内的各个组织或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 A.直接隶属关系 B.非直接隶属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25.社区与一般社会群体或组织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社区( ) A.以一定行为模式为基础 B.以特定人群为基础 C.以一定地域为基础 D.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 26.社区赖以维持生计的基本要素是( )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组织 27.最早开始社区全貌研究的是( )
A.林德夫妇 B.滕尼斯 C.帕森斯 D.麦肯齐 28.按照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建立起来的利益群体称为( ) A.机构性利益群体 B.社团性利益群体 C.自组性利益群体 D.经济利益群体 29.我国社会学界一般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 )
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 30.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是( )
A.家庭 B.邻里 C.伙伴 D.同事
二、多项选择题
31.关于社会互动最突出的理论有( ) A.符号互动论 B.拟剧论
社会学概论(第6-10章) 2
C.常人方法学 D.结构功能理论 E.冲突论 32.利益群体形成的条件有( )
A.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 B.社会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C.不同的利益地位 D.个人的社会特质 E.经济基础变革 33.下列关于我国家庭功能的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的消费功能在加强 B.家庭的生育与抚育功能的层次在提高 C.家庭的精神生活功能逐步增强 D.家庭的事业功能不断缩小 E.家庭的经济功能在加强
34.一个重大的组织决策过程包括( )
A.情报阶段 B.调查阶段 C.设计阶段 D.抉择阶段 E.审查阶段 35.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有( )
A.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 B.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C.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 D.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越 E.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三、名词解释
36.社区
37.社会制度
38.第三部门
39.初级群体
40.社会网络
四、简答题
41.简述社区发展的原则。
42.简述教育制度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第6-10章) 3
43.简述第三部门的基本特征。
44.简述群体的特征。
45.简述社会互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五、论述题
46.试比较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不同特点。
47.比较分析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各自优势和缺陷。
社会学概论(第6-10章)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