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题 共5题,75分
2002年1月15日,E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马天星诉吴桂明欠款纠纷一案作出二审判决,责令吴桂明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起内还马天星欠款1 500元并承担该案的诉讼费。10日之后,吴桂明向法院交了诉讼费,而未向马天星返还欠款。 2002年3月,马天星向对该案作一审判决的E市K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区人民法院接受申请,指派执行员谢大柱负责执行。谢大柱召集双方就如何还款进行调解,因双方要求的差距过大,调解失败。 2002年4月,马天星与吴桂明告知谢大柱,他们已就本案的还款问题自愿达成了和解协议:吴桂明只向马天星还欠款1 300元,还款期限为2002年6月底之前还800元,2002年7月底之前还款500元。谢大柱因此以E市K区人民法院的名义裁定中止执行。 2002年6月,吴桂明依和解协议还了马天星800元,但到2002年7月30日,吴桂明对马天星说无法偿还尚欠的剩余款项500元,让马天星再宽限他两个月。马天星不同意并于2002年8月到E市K区人民法院申请恢复原生效判决的执行,E市K区人民法院因此恢复执行并作出执行裁定,责令吴桂明根据双方的和解协议在法院执行裁定送达之日起7日内还马天星欠款500元,吴桂明依此还了马天星500元钱。至此,本案执行终结。2002年9月12日,吴桂明之子吴小明到法院找谢大柱吵闹,说谢大柱执行本案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谢大柱对其进行了批评,吴小明仍不罢休,继续辱骂谢大柱。谢大柱将此情况报告院长,并提请院长批准,以吴小明妨害民事诉讼秩序为由,决定对其进行拘留。 1. 在执行程序中,谢大柱可否主持调解,为什么?
2. 马天星与吴桂明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3. 吴桂明未完全改造和解协议,马天星是否有权申请恢复执行,E市K区法院受理马天星的申请,并裁定执行和解协议是否正确,为什么?
4. E市K区人民法院是否能以妨害民事诉讼秩序为由,对吴小明采取强制措施,为什么? 1996年10月15日,某市卫生防疫站的执法人员到糕点加工个体户张某的糕点加工房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发现有多处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如工作人员操作时未穿戴工作衣帽等。对此,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作了食品卫生检查记录,并提出\"限三天改进,罚款人民币300元\"的处理意见,张某当场签了字。工作人员当天扣留了张某的卫生许可证。10月18日,卫生防疫站对张某作出了第3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当天送达张某。张在10月19日向市卫生防疫站缴纳罚款300元。两天后,卫生防疫站派人到张某的糕点加工房进行检查,仍认为不符合要求,卫生许可证仍未发还给张某,要求张某两天内改进。10月24日,卫生防疫站两次派人到张某的加工房去检查时,发现张某的加工房上锁,便派人通知张某第二天同去加工房检查改进情况,张以\"没有时间\"拒绝前往。而且张某认为市卫生防疫站的行政处罚对事实的认定不准确,处罚过重,扣留卫生许可证没有法律依据,于是向直接主管市卫生防疫站的市卫生局申请复议,要求撤销卫生防疫站的行政处罚决定,退还罚款,赔偿因扣留卫生许可证而造成的损失。但复议机关作出了维持原处罚决定的复议决定。
5. 卫生防疫站有无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为什么?
6. 张某对卫生防疫站的处罚行为不服时应向谁申请复议? 7. 若张某提起诉讼,则应以谁为被告?
8. 据查,扣留张某卫生许可证的法律依据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个立法文件,则该扣留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9. 本案中张某可否要求举行听证?为什么?
某市光明化肥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天排放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污染了附近新余县的几十亩农田,致使农作物大量死亡,给当地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位于该市林祥区的市环保局调查了化肥厂造成新余县农田污染的情况后,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光明化肥厂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更换环保设备,并赔偿新余县农民经济损失10万元。光明化肥厂认为市环保局对污染情况的调查不符合事实,夸大了损害,因此对处罚决定不服。
10. 光明化肥厂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应在何期限内向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11. 光明化肥厂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在何期限内起诉?
12. 光明化肥厂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则本案应由何地人民法院管辖?
13. 光明化肥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告市环保局认为其起诉超过起诉期限,对此应由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14. 若光明化肥厂接到处罚决定后未申请复议也未提起诉讼,市环保局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什么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
王某个人出资开办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由于王某善于经营,前几年盈利200万元。后因王某年老体弱,很难管理经营企业,便委托小刘代为管理企业。由于小刘不善管理和经营,企业连年亏损,现欠债300万元。企业很难维持下去,故准备解散和清算。 现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5. 王某是否有权自行决定解散企业?为什么? 16. 企业解散后300万元债务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17. 该个人独资企业若解散应由谁清算?
18. 该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按什么顺序清偿?
19. 如果该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不足部分王某是否应当清偿?为什么?
严乙,男,25岁,与其妻吴某常常虐待严乙的父亲严甲。严甲不堪忍受,于2005年2月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对严乙采取了取保候审,告知严甲应提起自诉保护自己的权利。严甲于2月18日对严乙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法院对此案进行审查后,认为严甲提出的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程度、不满足自诉条件,于是裁定驳回自诉。严甲不服,在诉讼代理人的帮助下,再次向法院提起自诉。人民法院予以受理,于2005年5月指派审判员于某独任审理此案。区人民法院宣读起诉书,对被告人严乙进行了讯问。由于严乙供认不讳,法院便未让严乙做最后陈述。在庭审结束前,自诉人严甲和严乙自行和解,达成协议,5月15日,由法院根据协议制作了调解书交双方当事人签收。被告人严乙得以解除取保候审后与严甲相安无事一段时间后,老父严甲因参加社区老年大学的活动与严乙、吴某夫妻发生争执,经邻居相劝未能平息,一怒之下,就以前严乙、吴某夫妻虐待之事再行告诉到法庭。 问题: 20. 公安机关对严甲请求的处理是否合法,为什么?
21. 本案中人民法院以严甲提出的证据不充分为由而驳回其起诉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22. 严甲在法院受理案件前是否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为什么? 23. 本案是否可以由审判员于某独任审判? 请说明理由。 24. 人民法院在审理程序上有何不当,为什么?
25. 对严甲的再次起诉法院应做何处理,为什么?
分析题 共2题,50分
26. 一名男子驾车闯红灯被两名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位警察各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定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问题:请对两名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做出分析。
法律文书题
27. 原告北京高科技术有限公司与被告刘三亮于2000年1月6日签订一份电脑零部件买卖合同,约定于签订合同之日起10日内由原告向被告支付10万元预付款,被告于2000年2月6日向原告供应零部件10箱,合同违约金10万元。合同订立后,原告听说被告因原材料采购而影响生产,担心被告到期不供货,遂向被告发函询问生产情况。被告回函称到期将不供货。原告得知此情况,在1月16日未付预付款,并通知被告解除合同,限期将违约金交至原告处。被告未作答复,原告遂向法院起诉。 要求:假设你是原告的法律顾问,现拟一份起诉状,要求格式严谨,条理清楚,说理透彻。
论述题 1题,25分
28. 人们通常将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的主要负责人称为“一把手”,“一把手”既是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又是权力行使后果的第一责任人,地位举足轻重。“一把手”个人素质的高低,权力运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能力与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兴衰成败。由于“一把手”大权在握,如监督不力或机制上存在漏洞,很容易滋生腐败。 ××县检察院对近年来查办职务犯罪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当地“一把手”职务犯罪现象呈逐渐上升的势头。1997年至2003年7月底,该院共立案查办“一把手”职务犯罪案件32件32人,其中1997年4件4人,2000年6件6人,2002年7件7人,2003年1月至7月就已有6件6人。 通过对查办的案件进行分析,检察官总结出这类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特点呈六多:即党员多,党政、企业负责人多,受贿、贪污多,粮食、教育、电力系统发案多,大要案多,伙同下属犯罪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以“一把手”为首的窝案串案突出。如2000年该院查办的以县交通局原局长为首的窝案、串案涉案人员达9人,2002年查办的以原县粮食局长为首的窝案、串案涉案人员达12人。 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一把手”纷纷坠人犯罪的深渊泥?请你作简要分析。 答题要求: 1.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