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口贵州省习水县第七中学摘 要:初中历史课教学关系到学生对祖国 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段晓松 100个成语,我在任教的班级卜,都成 了历史兴趣小组,让学生将这些成语归 历史知识的认知,关系到学生爱国情操的培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养,关系到我们青年一代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 待优秀灿烂的文化,更关系到中华文明在下一 代中如何更好地传承,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 师,有责任感想尽一切教学方法为学生培养浓 厚的历史兴趣而努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兴趣;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看似生硬的课堂教学,只要教师善于挖 掘出课本中历史故事的情景,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说教,不空 洞,寻求历史知识的载体,便会有意想不 到的收获。本文试图从历史课程教学中 探寻利用情景活动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作一些总结,以期为以后的教 育教学更好的服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 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参 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 为本”,让学生尽可能对学科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在浓厚兴趣中学史、在“兴趣” 中悟史、在“兴趣”中明理。让学生朗读、 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鲜明、形 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 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 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 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有深刻 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 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 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 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 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 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 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 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 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 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 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 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 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 生活动不是肓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 “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 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 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 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 生的“全员参与、 伞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 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下《宋金南北对 峙》一课时,让学生表演岳飞将军抗今斗 争的情节,朗诵岳将军的词《满江红》,学 生在表演时便将岳将军说成是名族英 雄,这肯定是不对的,待到表演结束,我 及时给学生指出了错误,岳飞将军应为 抗金英雄,并将话题引到到我们中华名 族大家庭是如何在对峙中共同进步,在 交融推动祖国大发展的进行了情感教 育。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 能重形式而轻知识,既要创新又要主题 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 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 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 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 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 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 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 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 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 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 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 拓、创新。例如,从七年上册开始,我们在 教学中就有几十个成语故事,从这些成 语故事中,我和学生们一道,总结出了近 纳起来,每一学期举行一次成语故事演 讲比赛,一次历史情景剧比赛,通过这样 比赛,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 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这样的历史 课堂教学学生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 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 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 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 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 维目标 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 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 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 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 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 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 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 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 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让引 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 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 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 “西安事变”背景和过程,之前下了大量 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 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 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 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 点;表演“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悲愤 地反复仰天长叹:…1936,12月l2日,西 安’,辱死我啊!”让大家终身难忘。这样 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 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 知识目标。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一体化的达成。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 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 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 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 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 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 “活动”培养兴趣是最好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