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2、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
A. B.
B.C. D.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4、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
1 / 9
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5、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m,分度值1m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6、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B.振幅一定更小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7、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 A.36.5℃、39.5℃ C.都是39.5℃
B.都是38.5℃ D.38.5℃、39.5℃
8、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铃声属于噪声
B.铃声能传递能量 D.铃声能传递信息
9、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2 / 9
C. D.
10、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该用电器可能是 ( ) A.手机 B.节能灯
C.遥控器
D.电饭锅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12、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 13、一个初中学生在地球上的重力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14、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5、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 )
3 / 9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篮球掉在地上又弹起,使篮球由下向上运动的力是___,它是由于____而产生的。
2、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3、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4、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
5、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4 / 9
2、如图,一个物体随着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画出此过程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时间最短,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最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5 / 9
__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如果摆球在B点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大小相等. (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 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 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 N时,B的示数为_______N.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底面积为400cm2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 3 kg/m 3,质量为0.6kg,求:
(1)物体B的体积;
6 / 9
(2)木块A的密度;
(3)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请分析出液面的变化情况; (4)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值。
2、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求:
(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B 3、B 4、B 5、A 6、D 7、D 8、D 9、D 10、D 11、C 12、C 13、C 14、C 15、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弹力 地面发生弹性形变 2、做功 热传递 3、色散 紫外线 4、压强 大气压 5、振动 空气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相等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快 匀速直线运动 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不一定 一定 2.5 2.5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10-4 m3 ( 2)0.5×10 3 kg/m 3 浮,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造成液面下降 2、(1)6N,(2)0.8×103kg/m3 (3)800Pa 9 / 9
(3) 将B放入水中后,A漂4)125Pa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