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审计学说课稿

来源:筏尚旅游网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的课程是《会计信息化》,下面我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介绍: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来看,会计人才具备必要的审计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审计领域要求会更高,而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一部分就从事社会审计工作,承担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岗位工作,因此本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职业技能课程,这是由市场人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的。

本课程全面介绍审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企业以财务资料为主要审计对象的各循环业务,根据审计的目标、原则、方法和程序,提出审计意见,培养他们严密的审计思维,并使学生了解审计中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知识,理解审计的基本要求,具备从事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工作的业务技能。

(二)课程目标

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会计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本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具备审计职业技能,能够胜任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岗位的人才,基于此,本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理解审计的职能和审计的目标;认知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构成。 2.掌握审计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审计流程的主要阶段,理解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技巧,理解审计计划阶段工作项目的重要性。

3. 掌握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概念,理解它们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重要性。

4. 熟悉独立审计实务的主要构成内容,理解每个业务循环审计的主要内容。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职业道德意识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审计要求从事获取审计证据的工作 2.能根据审计目标判断搜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3.能汇总审计证据、并填写审计工作底稿 4. 会撰写各种审计意见的标准审计报告 5. 会汇总数据并分析,做出初步审计判断

6. 会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与协商、处理一般的审计事项 职业素质目标

1.客观、公正、独立的审计职业道德; 2. 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

3.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三)课程衔接

课程衔接是合理确定课程开设时间的重要依据,结合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考虑课程开设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后续延伸,本课程的衔接如下: 先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企业沙盘模拟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四)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基于工作过程的总体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审计职业能力为主线,课程设计以财务报表审计为情境,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将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教学情境,按认知与准备、分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岗位的职业素养与技能。

2、具体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

本课程以完成审计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在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特定的审计操作技能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改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基于审计行业的特殊性,也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强烈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围绕审计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我们主动与企业联系,深入调研,听取相关专业人士对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意见,并进行讨论分析,使课程设计尽可能的体现职业性和开放性。

注重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审计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按照审计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机结合,除了案例教学、校内实训外,还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赴校外实训基地,由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进行实践指导并实践操作,强调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二、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来确定的。

所选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实务两个部分,因为审计最重要的就是证据,原理部分主要围绕审计证据构建知识框架。审计目标就是搜集审计证据的方向;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时记录所搜集的证据;审计风险、重要性、审计计划就是如何既快又好的搜集证据;职业道德就是规范搜集证据的行为。这些是后面的审计实务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计实务部分按照审计工作流程去确定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按照教学目标和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具体的组织如下:PPT

学时安排本着“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岗位的能力培养”原则具体安排如下:PPT (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见PPT 解决方案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保证基础,突出重点;软件操作以企业真实账证资料为对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答疑的方法解决。

3、增加实践性教学。通过模拟练习、情景实践、实训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四)教材的使用

选取原则: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应用型和开放性

三、教学实施

(一)实施对象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核心课,也是学生必修课之一,教学面对的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会计专业学生。

面对的学情:审计学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熟练并系统掌握先修课程知识,而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先修课程掌握程度不一,加之审计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一些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因此学习难度较大,易产生畏难心理;学习主动性不够,但对新事物好奇心强,乐于且易于接受新事物。

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模式

为突出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按照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通过企业的实际案例,利用真实账证资料和财务软件完成整个工作,形成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以一个实际会计工作任务贯穿于全课程,通过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并针对实际财务工作中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特征,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并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完成会计工作任务,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学模式落到实处,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情需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审计工作流程来创设教学情景,将教学知识点融于各个审计项目中,让学生熟悉现场审计工作的流程又易于理解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计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物展示教学法:主讲教师在讲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涉及基本技能的章节时,一般均辅以实物展示及其他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审计人的角度分析这个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教学方:如模拟实训、实地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等,把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四)实施条件 师资力量 序号 1 2 3 4 5 6 姓名 性别 宋建军 汪榜江 孙 丽 王晓辉 应旭珍 陈小飞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证书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会计师 会计师 会计师 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承担任务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7 彭昌勇 男 会计师 会计师 实践教学 实践条件 校内实训室

会计实验室、账务处理实训室 校外试训基地

中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广泽会计师事务所等 (五)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方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课程是专业实践课,考核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具体分布如下:

平时理论20%+实训50%+期末50%=100分 四、课程改进

1、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优

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专任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强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能工巧匠的作用。

2、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设审计实训室、配备审计教学软件,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进一步提高,继续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3、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和合理化

4、任务为驱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待深入探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