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政务的效益分析

电子政务的效益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子政务的效益分析

作者:周 艳

来源:《硅谷》2008年第03期

[摘要]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办公质量,提高决策水平和反应能力,降低行政运作成本的一个重要工具。目前电子政务的应用实效还停留在初期发展时期,现对电子政务的效益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电子政务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 (2008) 0210084-01

一、经济效益

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的税务收入,在其利用软硬件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办公质量,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和程序,降低行政运作成本 与传统的政府办公处理方式相比,电子政务节约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降低了行政经费支出,提高了政府的反馈速度,不断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比如在政府开展网上报关、网上纳税、网上审批等业务,简化了传统的烦琐的诸多程序,为企业和个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从根本上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同时也将有助于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加快工作的效率,提高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实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的间接社会效益。这种效益主要来源于在电子政务成本的降低,而又能够保证政府办公的质量。

(二)促进IT软硬件产业、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电子政务要打破传统政府办公模式,实施电子政务相关工程,必然会大规模招标采购数据库、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操作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网关路由器、防火墙等软硬件设备,再加上组网布线、制定信息安全防范策略、对内网和外网的优化等。电子政务对IT产品、信息服务的消费需求可以直接促进和大力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无疑是给IT软硬件产业、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三)提高政府服务的功能和效率,实现经济环境的稳步增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直接面对的是全球市场,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严酷的挑战。企业对政府的各种服务又提出了新的需求,对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一个加强企业和用户的有效沟通联系、帮助企业减少运营的风险、避免环境风险、促进稳健经营的网上政府、电子化政府、信息化政府已经成为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社会效益

电子政务社会效益,是电子政务效益的主要方面,在经济效益产生的同时,也会衍生出社会效益。可见,电子政务社会效益非常广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行政运作改革

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电子政务为政府改革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是改善政府自身发展状况的强有力工具。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提高了行政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效率,精简了传统政府部门人力资源,这就激励了行政人员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次,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行业性专业性数据分析处理软件、无纸化办公系统等信息技术和行政方法的实现,甚至是还可以整合到PDA和手机等外设移动产品上,以达到随时随地移动协同办公的目的,极大地简化了行政运作环节和和程序,降低了行政运作成本,为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最后,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得到了优化,由于信息资源被整合,建立起资源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使得信息传递具备了及时化、精确化、完整性、流畅性的特点,增宽了信息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行政运作效率,提高了政府决策水平,使政府决策向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转变。

(二)促进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的改革,实现政府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通过多年管理体制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我国政府在慢慢朝调控经济和监管市场的方向迈步,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也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会成为首要效益伴的重要因素。随着电子政务的实行,政府职能也将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进行转变。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都开始了电子政务建设,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政务公开网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网上纳税、获取政务信息、网上投标及网上咨询互动等,另外有些省、市还提供了P2P点对点流媒体服务和网上投资融资系统,为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成功营造了一个信息服务平台,跟以往的政府门户网站相比,已经不是简单地将政府部门法规、政策、新闻搬上网的时代了。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充分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政府部门自身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摆脱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制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促使政府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民主性,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环境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三)加强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交流联系,营造和谐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是由于政府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政府是通过网站发布信息,整合信息资源,致力于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公民可以通过政务网站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监督评论,提出对改进公共政策质量的良好建议;企事业单位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可以迅速而方便地完成纳税、申报、审批等工作,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并且极大地缩短了用于事务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公开公共事务的处理流程,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执政的透明度,树立起政府的良好形象,大幅增强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对政府工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A],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李广乾,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J].中国计算机报,2002,(1). [3]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电子政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章祥荪,杜链.电子政务及其战略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李习彬,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司马刚,电子政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