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2期(总第200期)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甘肃省华亭县职教中心刘万合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 新素质。在新技术的严峻挑战面前,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笔者就如何将创新精 神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增强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发挥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职业中专电工基础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阋】方法创新手段创新情境创新评价创新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 动、导体不动的实验,独自进行验证并评价观点。 课程,它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 把操作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自主探索发现 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 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规律,让学生分享创 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使学 新发现的成功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生获得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 新精神。 力、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大胆地进 二、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教学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当地培养出合 和创新意识 格的技术人才。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教学手段诸如 一、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 挂图、纪灯片、录像带等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 中发展创新个性 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必须树立教学就 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 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 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把 教学观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 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便于创设情景,促进学生 素,促进学生素质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在电工基 的认识活动。由于它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 础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 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 对教学内容安排既要源于教材,义要不同于教材, 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强化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 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培养其创新认识,特别在 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 认知微观世界方面,它能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激 生的直观感受。要改变现有教材中对知识点的陈 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述性排列结构为小课题探索研究性矩阵结构,强 比如在“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教 化知识点的建立过程教学,将平铺直叙、权威定论 学中,电动势的形成是学生最难接受的知识点。仅 式描述方法改变为论证求解、层层剥笋、引人人胜 仅依靠教师的口头叙述和传统挂图,学生普遍感 的问题研讨方法。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启发、引导 到难以理解。非静电力移动正电荷这一难点,通过 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个程序控制正电荷在电源两极问移动的速度和 方法上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材知识点的继承性 数目,运用电路动画的手段,逼真地模仿出电源两 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现象、总结规律的开拓 极建立电场的全过程。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 性学习。 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微观世 如在设计“电磁感应现象”定性研究磁场产生 界的创新认识和真实理解。 电流的教案时,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通过多媒体教学,化解了教学难点。既节省了 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并通过猜想提出自己的观 板书和画图时间,又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 点,创新设计导体运动、磁场不动的实验和磁场运 的物质宏观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平面的图形立 14 课程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 2009年第12期l 第200期 体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 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 创新认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 三、进行情境创新。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 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 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情绪 果。这样,教师与学生问的相互信任增加了,课堂 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 气氛活跃_『,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 四、进行教学评价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 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为此, 评价学生 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 ,让学生 更新传统的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及考试成绩 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 作为唯一的学生学习质量好差的绝对静态评价标 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感应电流的方向”这 准,代之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课堂协作、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没有直接给学生介绍 学习行为表现、自主探索能力、成绩上升幅度等发 陈述性的知识答案,而是努力创设“望梅止渴”的 展过程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相对动态评价标准,力 情境教学,把“梅子”(知识点)打扮得引人注目一 求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些,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吸引学生主动进入 笔者在电工基础课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在多 教学环境,启发引导学生在列举磁铁插入线圈或 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个性行为发展和思维能力 拔出线圈时会遇到几种情况,分析比较各种情况 发展为评估依据,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在做 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异同,从而加深对所学 学科成绩评价时,对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学 理论的理解。 习时的行为表现、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是否积极 在“并联谐振电路”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向 完成作业等作出定性评价,按照20% ̄30%的比例 学生提出问题的:准备实验电感线圈、电容器并联 纳入考试总成绩,并作为平时学生学习行为表现 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 成绩分数,以解除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 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 心理上的后顾之忧,改变原来的“辛勤耕耘者未必 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 有好收获”为“辛勤耕耘者一定有好回报”。让理论 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 基础较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 慢由暗变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会将这个现 潜力分或教师的心理期待发展分,从而保护一部 象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 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通过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 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蹦中,情绪高涨,思维 素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一下调动了起来。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创 己提出来。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 新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在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给学 要让学生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 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教会学 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再次是问题要明确具体, 生轻松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 不能模糊不清。 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 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 合格人才。 中。还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实 质足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流过电路的电流大小, 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学生可以根据 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的条件。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 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 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嗣,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 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