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激情读诗
1、出示香港回归视频,师激情介绍:
1997年6月30日,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来,多少代人期盼已久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2、板书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歌,试着感觉:你体会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2、生汇报交流
3、师:昨天大家预习了,你知道这“最后一分钟”是指哪一分钟?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既然讲的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那我们应该怎么读题?
三、初读诗歌。
1:这首诗总共有四个小节,我们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听听字音是否准确。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让人热血澎湃的新诗,不知哪个小节最让你热血澎湃,呆会我们将和你的小组伙伴一起学习。
自学建议:
1)、第一小节写到香港的“风雨归程”,你知道是怎样的吗?
2)、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3)、第三小节写到哪些历史事件?分别是怎样的?
4)、第四小节写的是什么?让你想到什么?
生合作学习。
(1):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大家按照1到4小节的顺序说说各自的体会和收获。先请学了第1小节的小组:(提问)
(2):理解得真好。香港,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就如我们的兄弟姐妹,来,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心,一起自豪地、激动地、深情地迎接失散了百年的秭妹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3)齐读。
(4)同学们我们看了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体会到所有中国人的激动和自豪。那么作者是怎么
将这份深情、激动和自豪表达出来的呢?
(5)具体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个修辞手法?
作者把香港比作人,说要拉住她的手、听脚步、听归程,这样就更能体现我们的激动和心中的片片深情。(
(6):解说得很透彻。带着你心中的感受,为我们读读。
2:咱们接着交流第2小节。
根据老师的自学建议,合作学习得出:最后一分钟是旗帜、旗杆、脊梁、天空和土地、寂静和嘴唇。这是一组排比,同样像第一小节的拟人一样,将人们的心情写得更激动了。
我不能不说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真强。是啊,一组排比,将不仅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更将最后一分钟写得具体,形象。我们请刚才那个小组的同学为我们读读。
(1):同学们,最后一分钟,看不见,摸不着,但作者却把它写成了——
旗帜、旗杆,天空和土地、寂静和嘴唇。
(2):这既是现场情景的真实描写,又是夸张的强调。强调什么呢?
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3):是啊,一组排比,将“虚”的写为“实”的,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叫化虚为实。在这样一
个激动人心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无限想象,激动、自豪的意味有多浓!来,谁来读。
(4):我们已经交流了1、2小节,学了第3小节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5):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联想到了虎门硝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百年的屈辱啊,在这最后的一分钟里得以雪洗,我们的心是复杂的,愤概、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谁来读?
(6):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想到了虎门硝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中国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伤痕,在这最后的一分钟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一起读。
生齐读。
(7):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从第4小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说明香港将和自己的同胞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8) :香港在回归后,将象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大地的紫荆花一样,那么美、那么好。让我们将心中的激动、喜悦,将对香港的祝福,用我们的声音传递出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师小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