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量刑建议?
当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时。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法律分析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量刑建议?
当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时。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拓展延伸
标题:['1. 量刑情节:何时适用?']
量刑情节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在考虑刑罚时所考虑的各种情节。这些情节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自首、立功、再犯危险性、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等。那么,这些情节何时适用呢?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的量刑情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认罪态度: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是否认罪或者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有异议,是量刑情节之一。若认罪态度较好,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反之,则可以从重或加重处罚。
2. 悔罪表现:犯罪嫌疑人在刑罚执行前是否表现出悔罪的意愿和行为,也是量刑情节之一。若悔罪表现较好,则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反之,则可以从重处罚。
3. 自首: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是否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同样也是量刑情节之一。若自首情节较好,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反之,则可以从重或加重处罚。
4. 立功:犯罪嫌疑人在刑罚执行后是否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他人犯罪等,也是量刑情节之一。若立功情节较好,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反之,则可以从重或加重处罚。
5. 再犯危险性:犯罪嫌疑人在刑罚执行后是否再次犯罪,也是量刑情节之一。若再犯危险性较好,则可以从重处罚;反之,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刑罚的量刑情节在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法官量刑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情节,并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12-20) 第一百零五条 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一)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二)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三)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四)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五)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01-26) 第五百七十四条 控辩双方提出对未成年被告人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等量刑建议的,应当向法庭提供有关未成年被告人能够获得监护、帮教以及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书面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