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构成犯罪的条件是必须危及公共安全且情节严重。这些危险物品包括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公共场所指商店、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交通工具指火车、轮船、长途客运汽车等。只有当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
1.行为人具有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枪支、弹药”及“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含义、范围与本章其他条文所规定的内容是一致的。
本条规定的“管制刀具”,是指国家依法进行管制,只能由特定人员持有、使用,禁止私自生产、买卖、持有的刀具,如匕首、三棱刮刀、弹簧刀以及类似的单刃刀、双刃刀和三棱尖刀等。“公共场所”,主要是指大众进行公开活动的场所,如商店、影剧院、体育场、街道等。“公共交通工具”,是指火车、轮船、长途客运汽车、公共电车、汽车、民用航空器等。
2.必须危及公共安全,且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一般而言,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行为本身就必然危及公共安全,使广大公民及国家财产处于危险之中,但根据本条规定,只有上述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拓展延伸
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刑事法律责任是什么?
非法持有管制刀具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行为,将会面临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条款,可能涉及到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此外,非法持有管制刀具还可能构成其他犯罪行为的要件,如非法携带、使用管制刀具等,进一步加重了法律责任。因此,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将会面临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结语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行为构成刑事犯罪,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非法持有管制刀具更是严重违法,可能导致刑事处罚和其他犯罪指控。请广大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安宁与公共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