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行为包括:1.在同一种商品上未经许可注册相同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未经许可注册类似商标;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4.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5.未经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投放市场;6.故意协助他人侵犯商标专用权;7.对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法律分析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认定为商标侵权:
1.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类似的商标;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的商标标识;
5.未经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又将商品投入市场;
6.故意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商标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在诉讼方面,当商标所有人发现他人侵权时,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将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判断侵权行为的存在与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另一方面,非诉讼解决途径包括和解、调解、仲裁等。商标所有人可以与侵权方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或者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以解决纠纷。选择适合的解决途径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综合考虑时间、费用、效果等因素,以达到最佳解决方案。
结语
商标侵权是指在同一种商品上未经许可注册相同或类似商标,销售侵犯他人专用权的商品,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等行为。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可采取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诉讼途径可通过法院判决保护合法权益,非诉讼途径包括和解、调解、仲裁等。选择合适的方式应综合考虑时间、费用和效果等因素,以达到最佳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