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是工资总额的多少?

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是工资总额的多少?

来源:筏尚旅游网

基本养老保险费根据单位性质分为企业和个体劳动者两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个人按个人缴费基数的7%~8%缴费;个体劳动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费,全部由个体劳动者自己负担。

法律分析

基本养老保险费根据人员单位性质不同,缴费比例也不同,分为以企业参保和以个体劳动者参保两类:

1、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7%缴费(2003年为7%,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到8%)。职工应缴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其中计算方法为: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目前为8%)=职工个人工资总额×60%~300%×8%。

2、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费,全部由自己负担。计算方法为: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

拓展延伸

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如何影响退休金的发放?

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对退休金的发放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基础是指用于确定个人养老金的基本参数,其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就是工资总额。根据规定,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通常是参保人员的平均工资或缴费工资。这意味着,工资总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养老金水平。一般来说,工资总额越高,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也就越高,相应地,退休后的养老金发放金额也会相应增加。因此,了解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对个人规划退休生活至关重要,合理安排工资总额可以确保退休后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支持。

结语

合理安排工资总额,确保退休后获得更多养老金支持,是个人规划退休生活的关键。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对退休金的发放有着重要的影响,工资总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养老金水平。企业参保和个体劳动者参保的缴费比例不同,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参保方式。了解养老保险的计算基础,合理安排工资总额,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