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请教: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请教: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根据《民法典》第18,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可延长。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分期履行的债务,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开始计算。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规定,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相互关联

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律规定下,当借款合同发生纠纷时,涉及的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从借款人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是否存在特殊约定、是否存在中断或暂停诉讼时效的情况等。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相互关联,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案件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18规定,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约定分期履行的,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计算。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需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情况。建议就具体案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