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依法起诉拖欠工资

依法起诉拖欠工资

来源:筏尚旅游网

公司拖欠工资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欠条的普通民事纠纷,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第二种情况是没有欠条的劳动争议,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而没有欠条,可以先到当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

公司拖欠工资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并且有欠条,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法院将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第二种情况是,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而没有欠条,则是劳动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就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来追讨工资。劳动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即在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之前,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超过15日没有起诉,仲裁书将发生法律效力,等同于法院判决书。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直接起诉,只能申诉。

一、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之间有什么关系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辞职不发工资到哪个部门投诉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结语

公司拖欠工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解决。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没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超过15日没有起诉,仲裁书将发生法律效力,等同于法院判决书。因此,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而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先仲裁后诉讼或者直接诉讼。对于拖欠工资问题,也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托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