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缓刑异地矫正需准备什么手续

缓刑异地矫正需准备什么手续

来源:筏尚旅游网

缓刑异地矫正需准备什么手续?《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之规定,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和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按照你的说法,一是(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对拟执行非监禁矫正(社区矫正)的人员要进行审前调查,也就是对你进行调查,居住地是否具备社区矫正环境。二是在审理过程,应及时向提供你现工作地(居住地)的:稳定的生活来源、固定的工作和住所(自己和配偶的房产或具有长期的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由对居住地进行核实确认,如果确认事实存在,可直接在你工作地(居住地)执行。

那么判决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呢?条件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是否退赃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以上就是律师整理的相关内容了,您了解了吗? 该内容由 赵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