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谈谈我的感受
家长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真是不错,可见咱们班家长对幼儿的教学活动的重视。
我想,旺旺妈妈一定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我曾经教过孩子的家长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老师把教案公示,可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幼儿园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在幼儿园的3年的教育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助、关爱,激发孩子的兴趣、良好性格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等,幼儿园几乎不会给孩子们留作业,(到了大班为了更好的小幼衔接,会每天给孩子留些作业,增强孩子升学的意识),如果我把教案给大家,假使老师教授的内容孩子没有很好的掌握,您会怎么做呢?我敢肯定的说,有些家长一定会跟孩子“较真”,这样就失去的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在幼儿园小班、中班的教学活动中,我所注重的是教育的过程,孩子在我的引导下理解了、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并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就可以了,不会强制孩子必须怎样怎样,因为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到了大班,相应的小幼衔接的内容增多了,有些就是需要孩子们必须掌握的。这时,家长才需要“较较真”,比如:回家第一件事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安排玩玩具、看书、看电视等等,配合老师的工作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间观念。
其次,幼儿园的教育是贯穿在一日生活中的。而不是仅仅一节教育活动可以完成的。家长对“课”的概念,只是停留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认为上课很重要。其实幼儿园并不是这样的,家长要淡化“课”的提法。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时间是9个小时,而一节教育活动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那9小时除去这20分钟,我们还要进行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盥洗环节、加餐环节等等,按我们的行话是:幼儿园时时有教育。
在小班这一时期,需要家长配合的还是以生活养成教育为主,在幼儿园我们是这样要求的:
1、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8点左右来幼儿园。
2、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入园时就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会卷衣袖、会手心手背搓,知道擦自己的毛巾。
3、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并会折叠裤子,衣服、放好鞋。
4、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口渴了要喝水,随渴随喝。
5、能用小勺自己吃饭,不挑食,知道正确的吃饭坐姿。
6、饭后能主动擦嘴、漱口。
7、礼貌教育---每天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
8、知道爱护玩具,学习整理、收放玩具,不和小朋友争抢。
9、集体活动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10、睡午觉知道睡醒后不影响他人,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盖好被子。
11、有便意会自己上厕所,有困难时会请老师、帮忙。
12、知道轻拿轻放椅子、杯子、碗筷等,不大声叫嚷。
13、喜欢参加运动,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14、愿意听老师和同伴讲话,跟着老师一起参与学习活动。
15、能和小朋友有好相处,不打闹。
另外,班里走廊的家长园地里有每月的教学计划及周计划安排,家长可以随时了解班里的教学动态。
非常感谢旺旺妈妈提出的建议,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不清楚的地方我们继续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