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狼》音乐教案

《老狼》音乐教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活动目的:

  1、 组织幼儿欣赏及熟悉乐曲结构,体验乐曲活泼轻快的风格。

  2、 通过图谱的提示,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

  3、 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克制地按规则做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音乐磁带、录音机、 老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倾听故事。

  1、 讲述故事前半段。

  2、 幼儿倾听音乐一遍,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觉得这首曲子怎么样?

  3、 继续讲故事。

  二、 根据图谱熟悉音乐。

  1、 出示图谱,告诉幼儿把音乐画了出来。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告诉幼儿小脚丫表示聪明的孩子们跟着老狼在黑森林里面走,大脚丫表示老狼在回头看。休止符表示提醒我们老狼要回头了,聪明的孩子要停下了。

  幼儿听音乐,一边看老师在图谱上的演示。

  2、 进一步熟悉音乐。

  A、 幼儿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小脚丫用手指点,大脚丫用拍手表示,休止符用握拳表示。)

  问:笨老狼走路时的音乐和它回头看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B、 幼儿在自己身体上作相应的动作。用手指在大腿和手臂上做人们在森林里走,拍手表示狼回头看。

  三、 逐步熟悉游戏规则,跟随音乐做游戏。

  1、 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引导幼儿说说跟在老狼的后面走,心里会怎样?会怎么走?

  2、 跟着音乐游戏一遍。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感知句末的重音。

  3、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在老狼回头看时,可以把自己变成什么?

  4、 再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5、 强化对重音的感知。

  师:老狼最怕什么?

  继续游戏,要求幼儿在重音处学狗叫或枪声。提醒幼儿有控制地发音。

  四、 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

  告诉幼儿已穿过黑森林,赶快回家把门关好。

  活动反馈:

  本次活动是第二次的研讨活动,是在第一次活动的提议和整改后进行的。根据提议,在图谱上作了改动,把原来的三角形换成了小朋友的脚丫和老狼的脚丫;在大脚丫的前面加上了休止符号,使整张图谱更形象易懂了。

  从本次活动的效果看,幼儿对音乐中重音出现的规律把握得很好,较上次活动有进步。但在组织策略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1、老师的情绪和语言不够夸张,没能吸引幼儿,因此没把幼儿的情绪带动起来。

  2、幼儿在音乐欣赏方面的整体水平比较弱,活动的形式忽略了对乐曲的分析。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给幼儿的思维一个定势,是否可先让幼儿欣赏音乐,然后再引出故事。这种形式可以尝试。

  3、整个活动的组织比较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和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教师的指令性语言比较多,幼儿在个性化方面的表现不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