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教材分析:

  《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课文以“合作”为话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起,阐述了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和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分别举了交响乐团演奏和从瓶中拉彩球的实验两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说明卓有成效的合作要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启发读者体误“合作”的真谛。列举恰当,具有说服力。

  课文多处运用设问,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等,既能引起读者注意,又做到纲目分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文中的语言叙述清楚、生动、通俗易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自主探究空间很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2、学习本课两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个事例的内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4、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交响乐团演奏的录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两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第一段,知道什么叫“合作”及人们为什么要合作,并模仿第一段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学习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训练。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请上学期参加南京少儿频道“倒挂金钩”游戏的获胜队的队员回忆获胜的原因,引出“合作”(板书)

  2、看来,很好的合作会让我们获得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作。(板书课题)齐读。

  3、围绕课题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初读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特别关注  “幢”和“分内”的“分”的读音)

  孤立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典范     悠扬     倾泻     

  完美和谐     协作      一幢房子   分内     牺牲

  ②齐读词语。理解“典范”、“顾名思义”“协作”“卓有成效”的意思。

  ③说说什么叫“合作”

  ③齐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结构

  1、各自读课文,思考: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作者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些段落

  2、交流

  为什么要合作(1——3)  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4——6)    呼吁学会合作(7)

  1、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第二方面的道理叙述清楚的?分别举了哪两个例子?

  2、师小结,再次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

  四、学习第一段。

  1、默读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学会合作?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画下来。

  2、读读第一段各自然段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3、师小结:作者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做好事情,获得成功”两方面阐述了合作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

  5、交流,明确表达方法。

  五、课堂练习

  学习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说明观点。

  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培养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本课围绕“合作”这个话题,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齐读第一段。

  二、研读事例,感悟合作之美。

  1.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 4~6 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 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

  (因为 4 、5 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 6 自然段的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

  (一)研读事例一:交响乐团演奏

  ( 1 )分男、女生齐读第 4 自然段,师发现读得节奏快慢不一,并不整齐,问:为什么我们这么简单的合作都没有完成好呢?而一个拥有上百人上百种乐器的交响乐团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 2 )课件出示交响乐团演奏乐曲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置身于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中。

  结合观看欣赏的体会,理解“悠扬”“倾泻”“流向天宇”“流进人们的心田”的意思,并充分地指导朗读。

  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奏出如此美妙的乐曲呢?读读课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和“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协作精神”等词语,引导体会“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的重要)。

  ( 3 ) 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一定要选这个事例呢?不选取拔河比赛作例子呢?这个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交响乐团的合作更复杂,更庞大,这是合作的典范,选举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

  ( 4 ) 现在,让我们学习这种目标统一、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来合作朗读第 4 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吗?(生齐读)

  (二)研读事例二:逃生实验。

  1、各自读第二个故事,了解实验步骤,准备讲述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2、指名讲述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果。(理解“依次”的意思。“依次”意味着什么?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地出来,会出现什么状况?)

  3、听听外国专家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如何评价的。(出示专家说的话,齐读)

  4、引导体会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什么他要连说两个“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5、小结: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保证了出口的畅通,“屋里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逃出“突然起火”的“房子”。

  6、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成功的合作还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三)领会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

  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这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

  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把它们连接起来,体现了递进的关系。让我们把两个事例蕴含的道理再来完整地读一读,牢记住这句话。(齐读第 6 自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