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俯下”“欣赏”“抽出”“封”“密密层层”“飞舞”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3、有感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教程
一、揭题、解题1、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这里有生机勃勃的春天;有枝繁叶茂的夏天,各种花竞相开放;这里有果实累累的秋天;还有白雪皑皑的冬天。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小兴安岭)对,我们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板书课题)2、出示地图,简介小兴安岭。二、初读课文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设计了几个问题,指导学生整体理解:1、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小兴安岭在我国什么地方? 3、划出概括全文的段落。4、课文中间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想,要划。三、指导精读 掌握学法
过渡: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文中就按四季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这座花园,这座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来领略小兴安岭春天的风光。指导学生精读描写小兴安岭“春天”景色的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即“春季”这段)。
⑴ 指名读这段话,其它学生边听边用“△”划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⑵ 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哪些句子写得很美?找出来读一读。假如学生找出以下的句子: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先让学生说说“抽出”的意思,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然后换词,再体会用“抽出”一词的好处,最后熟读这句话。)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师:你是怎样理解“俯下”“欣赏”两词的?能表演给大家看看吗?(让学生出来表演)],理解写小鹿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⑶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四、指导自学 迁移学法根据上述“春天”一段的阅读训练,师生共同总结出阅读写景段落的方法:
① 初读,看一看描写了哪些景物;
② 再读,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划出有关的词。
③ 精读,抓住划“——”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
④ 有感情朗读。运用这一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夏”、“秋”、“冬”三个自然段。出示练习⑴三、 四、五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填表:季节描写的景物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夏天 秋天 冬天 ⑵三 四、五自然段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描写的?填空:( )的枝叶 ( )的金光 ( )的浓雾 ( )的野花 ( )的松柏 ( )的山葡萄
( )的蘑菇和木耳( )的人参 ( )的积雪五、抓住景物特点学习1、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时候,里面都写到了一种景物,对,是树木。下面我们来看几种树木,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树木,并说出原因。作者在春夏秋冬都写了树木,但是每个季节树木的特点都不一样。的确兴安岭的树木非常之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正是抓住这一特点来写的。文中那一个自然短就已经点到了小兴安岭的树多?2、引出第一段。学生读,体会含义。把树比作海洋。六、总结: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大家却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的确,巍巍的小兴安岭绵延起伏,逶迤千里;美丽的汤旺河碧波荡漾,流光溢彩;茂密的大森林郁郁葱葱,层峦叠翠。林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四时景观: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洁白的世界。这里不仅四季带给你不同的景象,就是每一天、每一时都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潮起伏。这无不显示着大自然强悍不可抗拒的伟力。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花园,一座宝库,那么你们愿不愿意去开发建设它?说一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