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5艾滋病小斗士 备课日期 11月 10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二、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 三、指导书写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1.出示生字 2.重点讲解 3.教师巡视 读课题 交流 按要求读课文 交流 概括主要内容 讨论分段 齐读 学生书空 完成《写字册》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分段,理清课文脉络,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自由交流 自由读 自由交流 指名读 自由读 齐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讨论、交流 通过关键词语,体会恩科西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 着重理解曼德拉说的话,体会其含义,体现本课的宗旨。 作业设计: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挫折与失败、天灾与人祸,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结合课文写一写自己的认识。 板书设计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