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教学流程:

  【初读,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对阿炳及《二泉映月》的了解

  《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你对阿炳有什么了解?

  3、欣赏《二泉映月》

  (1)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音乐家,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板书:听)

  (2)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你准备用什么来听?

  (3)播放《二泉映月》,静心欣赏

  (4)从这悠扬的曲子中你听到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苦难、凄凉、抗争、怀念等等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并想一想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

  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这个问题。

  5、课件出示,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1)指名读,点拨尝试竖着读,第一行写月亮,第二行写阿炳感情,第三行写《二泉映月》,读准后再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最后齐读。

  这一课生词特别多,不知大家都读准了吗?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重点指导“月光如水”“静影沉璧”等

  在这些词语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思考。

  【再读,理解文章】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让我们用心走进课文,从中慢慢品味。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板书:听)

  请大家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带有“听”的句子。

  3、交流理解,感悟阿炳的苦难

  (1)学生交流朗读自己所画的含有“听”字的语句。

  (2)课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3)指名朗读

  (4)启发:在和师傅赏月的时候,师傅向阿炳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板书:没有)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点击课件句子变色)

  (5)师傅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相关句子,“奇妙“是什么意思?

  (6)阿炳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啊!早点听到那奇妙的声音。一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小阿炳长成了大阿炳,他听到那奇妙的声音了吗?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7)阿炳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谁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

  (8)这次阿炳听到了什么?一起来读读吧。阿炳听到了什么呢?(随答板书: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4、深入体味阿炳生活的苦难

  (1)启发你们认为这样的声音奇妙吗?为什么阿炳没有向师傅说的那样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2)请再次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交流:你从课文中找到了什么关键词?

  ①“双目失明”:谈谈自己的理解,想象双目失明后的情景,感情投入地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一句

  ②“卖艺度日”:你看到的卖艺度日情景是怎样的?

  创设情景想象阿炳怎样卖艺度日的:课件配《二泉映月》出示

  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发烧至39、40度,浑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四:天空下着雨,地上已积满了一滩滩水,阿炳又是怎么卖艺的呢?

  选择其中一个画面,想象一下。

  交流各自想象到的情景: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再次感情投入地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一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