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先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而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顺带“事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二、学生特点
本班学生总体的语文水平不高,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差,朗读水平低下,谴词造句能力也不是很好,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听、说、读、写”的基本教学要求去设计,通过不断的练习来逐步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口头组词造句训练。
2、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五、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秒表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自做生字卡片,自读课文
2、 教师制作生字卡片,在黑板上布置游戏背景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效果
一、猜迷语导入课文
一、猜两个小迷语(注:迷底是牛):
1、午觉睡过头了。(打一字)
2、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猜一种动物)
二、学生自由说说与牛有关的词语。
猜迷语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迷语导入课文并说说与牛有关的词语,既可以顺利地与下面的教学过程衔接,又能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二、识字小游戏《摘苹果》
黑板上画着四棵苹果树,树上结了许多写有生字词的苹果(注:每个苹果上的生字词都不能相同,而且事前要把没有生字的那面展示出来,等到比赛开始时再翻过来),全班分为四个组开火车摘苹果,每人一次机会,随意采摘,读对一个就摘下一个苹果,教师
通过游戏让学生达到自主识字认字的目的,使学生在快乐中加深对字词的认读。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效果
用秒表计时,摘得最多最快的组为之胜出。每个组把采到的苹果分给其他组的同学,请那个同学读一读苹果上的词语,读对了就赠送苹果卡片。
三、生字书写指导
1、“我的发现”
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本课生字的特点与规律。
此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并且训练学生一定的归纳能力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指导生字的书写
学生在书本上进行书写训练,然后进行生字组词练习,并且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多个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以便作出及时的纠正,通过口头组词造句的练习,能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并且能培养学生一定的运用能力。
四、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通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与疏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
3、划出有关人物的对话
通过写达到掌握12个生字的教学目标,熟读课文有助于加深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效果
一、课前复习
(课件展示课文词语)
1、 学生开火车朗读
2、 全班齐读
课前复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加深,以开火车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检查出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 出示课题,导入课文学习
1、老师板书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全班通读全文
3、谈一谈:大画家与小牧童,你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呢?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通过课题的书写引导学生对人物特点的初步了解;通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强并且检查朗情况从而作出指导。“谈一谈”主要是了解学生对人物的把握情况以便教师作出引导。
三、 人物形象分析
(一)画家
1、请你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画家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2、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能从课文当中找出一些句子来吗?请你读一读这些句子吧!(注:教师用课件展示这些句子,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形式有指名读,比赛读,男女读等;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则给予朗读指导。)
3、用“一、就、”和“一会儿、一会儿、”进行造句训练。
4、收集好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绝妙之作、纷纷夸赞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二)牧童
1、牧童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把答案写到黑板)
2、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能从课文当中找出一些句子来吗?请你读一读这些句子吧!(注:教师用课件展示这些句子,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形式有指名读,比赛读,男女读等;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则给予朗读指导。)
(三)围观的人
1、除了画家和牧童以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人物?
(板书:商人和教书先生)
2、商人和教书先生是怎么评价戴嵩的画的?(纷纷夸赞)
3、你能找出他们夸赞戴嵩的句子吗?(注:教师用课件展示这些句子,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形式有指名读,比赛读,男女读等;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则给予朗读指导。)
4、假如你也是围观的人之一,你会怎样夸赞戴嵩呢?
5、你喜欢他们两个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意见)
让学生用自己想到的词语来评价人物,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词语的积累;到黑板上书写又能体现学生“写”的训练;不同
的朗读形式能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设计学生的评价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以便教师作出指导;口头造句达到了“说”的训练要求;收集好词好句可以丰富学生的词句积累。
过角色扮演的设计,让学生进入到角色当中去感悟,同时达到“说”的训练要求。
四、欣赏更改之后的斗牛图
学生观察之后作一个对比
通过直观的图像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
五、演读入境
1、请学生分别扮演戴嵩、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通过角色的扮演,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演读中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达到“读”的训练要求。
六、练练笔
1、接着写:听了戴嵩的话,牧童接着会说些什么?写下来吧!
2、自由想象:人们听了牧童的话,看了戴嵩的表现,又会说些什么?写下来吧!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达到“写”的目的。
七、课外知识拓展
学生自读课后的“我知道”,简单了解其他画家的画画专长。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知识的积累。
八、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让听的人给你的演讲评分。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与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反思
附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画艺高超指出错误敢说
为人谦虚真话
(纷纷夸赞)
商人、教书先生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