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7
作者:许建云 出处: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篇语文清新的知识小品文。这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声律美”的特点。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诵读春联创作春联即是学习又是享受,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贴春联,激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何开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根据本课实际,我在开头就创造了一个节日的氛围,一曲热闹的《恭喜你》伴着爆竹声声,教室两旁是一幅幅大红春联和几个倒贴的福字,同学们马上被带到了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气氛中。当大家大声念着墙上的对联时,学习春联的欲望也大大啬了,不知不觉进入课文的学习之中。
二、集春联,重积累
厚积累尚能博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 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
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课文中介绍了四大类春联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为使学生爱读爱学,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揭示学生通过几种途径云搜集春联:一是查阅书籍,云图书馆找有关(春联)对联方面的已知,从中摘取佳作;二是向生活中汲取,利用休息时间,走家串户,看看各家贴在门上的春联,选择上好佳作摘录;三上网搜索,利用计算机课教学生上网搜索各行业的春联,摘录下来。学生兴趣浓,收获大。接着我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春联展示会,特意准备了实特投影仪,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春联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并放声朗读给大家听,告诉大家这幅春联所描写的内容,可以从哪些词上看出来。看看准收集的多、读得好。因为能站在前面展示亲自收集的春联,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展示的春联仙鹤丰富多彩,各不相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既是在展示自己的春联,同时也在积累别人的春联,从整个过程来看,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
三、品春联,拓视野
作为小品文,就应该让学生有所得。针对这一点,我把春联字词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上不老生常谈,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读出感受,读出语感来,精选名联是教学上的关键。了解“对仗”时,我选了本册练习1中顾宪成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说明。音节上的停顿,自然把对仗的词语划分开来,学生一读就感知了对仗的特点。了解春联的声律美。我精选了《白雪歌》中的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理解后的高兴,更有了解这些名联背后故事的愉悦。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的必要知识,开拓了他们今后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打下了兴趣的基础。
四、编春联,学创作
欣赏着收集来的各种绝妙春联,学生赞不绝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于是我顺水推舟,为学生提供画面想象并创作春联,难度较大,要求不宜过高。先播放一段美丽的山水风光画,配上悦耳动听的舒缓音乐,使学生在绝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发出赞叹,再提示学生用怎样的春联来描绘。学生不难就想到文中所讲的描绘美丽春光的春联,然后趁机小组合作讨论出一幅佳作来,当然这些舞龙灯贺新春的画面进行创作,学生的兴致就更高了。
诵读大量春联后,再根据典型画面把学生带入创作境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而且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领略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老百姓贴的春联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能把自己创作的春联写在大红纸上并贴出来,学生的感受肯定不一样,基于这一点,我让学生,准备了红纸把自己编的春联用毛笔写在纸上,并挂在教室里进行展览,集体评价哪幅春联写得好,学生兴趣特浓,觉得自己也是小书法家。事后,还让学生选一幅自己喜欢的准备在除夕夜贴在自家的门上。学生在写春联、贴春联的过程中,不仅为自己的行动惊喜,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祖国的民俗特点,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春联)
此文转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