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如果公司签完劳动合同后未履行相关义务,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并要求赔偿。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合同并可能获得双倍工资的赔偿。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违反合同责任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对于保护员工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
法律分析
公司签完劳动合同后,对于员工的处理方式如下:
1.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公司改正。若此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若公司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劳动者有异议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公司按照原合同内容履行。
2、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合同的话,本人是有权利向用人单位去索要,但用人单位不给合同的话,一年之内应该有双倍工资的赔偿。
一、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会有的后果有:
1、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2、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3、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
4、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5、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有:
1、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2、工作内容。即所从事的工作和工作岗位;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这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涵盖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福利等;
4、劳动报酬。应写明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和支付项目、计算方法及支付日期;
5、社会保险。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订立,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不发生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违约金的约定只能包含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的,其他约定均属无效约定;
8、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的附加义务。
综上所述,公司签完劳动合同没给本人的处理有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合同的话,本人是有权利向用人单位去索要,但用人单位不给合同的话,一年之内应该有双倍工资的赔偿。
结语
此外,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能会面临经济补偿金、员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损失赔偿、劳动行政部门行政处罚等后果。同时,劳动合同应包括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以及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的附加义务等内容。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