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者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单位犯罪则会受到罚金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惩罚。同时,根据刑法第221条和231条的规定,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以及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也将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认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后的刑罚情况与刑期如何相关?
认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后的刑罚情况与刑期直接相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通过协议、约定或其他方式,共同实施欺诈、虚假宣传、商业诽谤等行为,严重损害商业竞争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刑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罪行严重,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较大,判刑可能较重,刑期可能较长。而如果罪行相对较轻,对商业声誉的损害较小,判刑可能较轻,刑期可能较短。此外,法庭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前科记录、悔罪态度等因素来决定刑罚。总体而言,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刑期的长短。
结语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对单位犯罪的,将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刑期的长短将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经济损失的大小以及个人的前科记录和悔罪态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因此,对于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定罪和刑罚将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