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24)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24)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专题四 推断和化学工艺流程

1.某同学用一种白色固体盐做了如下实验:①把少量固体盐放入水里,搅拌,得到蓝色溶液;②把①所得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里,向一支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向另一支试管里加入硝酸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盐的化学式为CuCl2。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Cl2+2AgNO3

2AgCl↓+Cu(NO3)2。

Cu(OH)2↓+2NaCl

(3)实验步骤②中,能否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请简述理由不能,因为加入的BaCl2会对后面Cl-的检验产生干扰。

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下图所示为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B是一种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C气体可用于灭火,X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箭头所指为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固体的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反应①发生的条件是高温。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F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Fe 、D FeSO4、 E H2;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③(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干冰,其用途是人工降雨(任写一条)。

4.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CuO。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高温。

(3)AB+C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4Al+3O2↑。

(4)I+F(气体)H+D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CO2+H2。

5.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填“导电”或“延展”)。

(2)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B(填字母)。

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 C;B Fe2O3 。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用1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933.3t (结果保留至0.1)。

6.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Fe2O3+6HCl2Fe+3CO2。

2FeCl3+3H2O;④3CO+Fe2O3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或刷漆、电镀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7.有一包固体,可能由KNO3、BaCl2、NH4Cl、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化学小组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Ⅱ中无气泡产生,且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产生的气体为NH3(氨气)。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H4Cl、Na2SO4、MgCl2。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4)无色溶液C中阳离子的符号为H+、Ag+、Mg2+。

8.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工业催化剂,如图是制取V2O5的工艺流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KVO3+NH4ClNH4VO3+KCl。

(2)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氮元素。

(4)写出副产物KCl的一种用途农业上用作钾肥。

9.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过滤。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2CO3+2HCl

2NaCl+H2O+CO2↑(任写一个)。

NaCl+H2O或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 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E。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10.目前,农业上使用最多的氮肥主要有尿素、硝酸铵和碳酸氢铵等,其中硝酸铵的生产原理是利用氨催化氧化得到的硝酸,再跟氨反应生产硝酸铵,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上述流程图中A、B、C均为气体,其中A、B为单质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C为含有A组成元素的化合物;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催化剂。

②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有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2H2O

2NaOH+H2↑,反应前后,Na元素、H元素的化合价分别发生了变化,该

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为N2;C为NO。

(2)NH3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3)上述流程图的5个反应中有4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1.回收利用废金属是解决废金属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与部分操作如下:

(注:步骤Ⅰ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A的成分是CuO(用化学式表示)。

(2)流程图中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

(3)写出步骤Ⅲ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4)通常在步骤Ⅲ必须加入略过量的“铁屑”,原因是使CuSO4充分反应。

12.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连云港水资源丰富。

(1)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

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移走酒精灯。

②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b(填字母)。

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如图1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溶液的流程。

①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Ca(OH)2Mg(OH)2↓+CaCl2。

②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填名称)稀盐酸。

(3)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4·nH2O)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

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8。

③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