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提高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石河子科技 提高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八师147团畜牧中心三牛场 (832045)王大明 中图分类号:¥43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99(2008)04—0052-02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卵巢疾病、子宫内膜炎以及繁殖技 术失误都可使母牛发生繁殖障碍,致使母牛长期不发情,不 排卵或屡配不孕。据调查统计,大约有20% 40%的奶牛存在 繁殖障碍,位居奶牛三大常见病之首,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 1 发生原因 1.1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营养因素 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 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等产生 不同程度的影响。 热应激因素奶牛是耐寒怕热动物,适宜温度为0℃ 21℃,而夏季气温过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都 可产生严重影响。 1.2牛只健康因素 母牛患有代谢疾病、蹄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他疫病。 卵巢疾病。排卵多发生于冬季舍饲期。母牛一般性周期 不变,在发情后虽有卵泡发育,但不排卵。 持久黄体。母牛在分娩或排卵后没有受胎,发情周期黄 体或妊娠黄体在25—30天不消失的叫持久黄体,临床表现为 发情周期停止循环,长期不发情。 卵巢囊肿。多发生在以精饲料为主,营养充足而缺乏运 动及长期发情而不配种的母牛,第4胎至第6胎产奶量高期 间多发,其发生原因一般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母牛,因分 娩和助产时微生物入侵子宫而引起子宫黏膜发生急性炎症。 母牛表现不食,体温升高,出现弓腰、努责及频频排尿姿势, 阴道流出的分泌物呈褐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 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是由急性治疗不及时 或不彻底发展而来的,是母牛常见的不孕的主要原因。 隐性子宫内膜炎。症状不明显,发情周期也正常,但屡配 不孕,有时虽受孕也会造成胚胎死亡或早期流产。母牛是在 发情时才排出量较多、稍浑浊,有时带有絮状的脓性分泌物。 1.3繁殖技术失误 冻精质量差。精液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 率。 一52— 2预防措施 2.1管理方面 针对分娩后母牛食欲恢复迟于泌乳高峰期所产生的体 况下降现象,建议对围产期母牛采用“引导法”饲养。注意体 况调节,稳定饲草、饲料的供应,避免突然更换饲料,致使母 牛因不适应高能量饲料而发生腹泻。从母牛干奶的最后2周 开始,直到产犊后达到泌乳高峰期为止,每日除给足量的优 质粗饲料外,按比例逐渐增加精料量。 对于集约化饲养的奶牛,适量运动可以提高牛的体质、 促进牛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增强卵巢等生殖系统的活力。建 议在运动场内,每日人为驱赶2次,每次20分钟,使其适当 运动,这样有利于防止产科疾病的发生,提高繁殖机能。 2.2疾病治疗 子宫内投药:对于患有子宫内膜炎而发情周期正常的奶 牛,采取子宫内给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表明,在发情期间 向子宫内注射药物效果好。对于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患牛, 可在发情时,子宫内直接注入“官得康”1—2支,2天后再注射 1次可治愈;对于阴道流有脓样物的奶牛,先用生理盐水加5 支“露它净”进行子宫注入,将积脓排出后,再向子宫内注入 “官得康”1—2支,隔2天再注射1次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较严重的子宫内膜炎患牛,可用生理盐水50一lOOml加 青霉素(80万单位,支)2支和链霉素(100万单位,支)3支, 混合均匀1次注入子宫,待下一个情期输精时,会收到较为 满意的治疗效果。 肌肉注射药物:在子宫注药后,可同时肌肉注射催产素 或氯前列烯醇,这样可提高子宫兴奋性,加强子宫平滑肌的 收缩。起到了促进药物吸收作用。同时有助于迅速排出子宫 积脓、污物,使子宫得到净化。 根据以上原因,在产犊1周后,向子宫内注入含“露它 净”5支的生理盐水500ml,灌注后,轻轻按摩促使子宫恶露 随冲洗液排出,隔3天再冲洗1次。在注药的同时肌肉注射 催产素以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加速恶露的排出。为 避免子宫炎的发生,在恶露排净后,向子宫内注入“官得康”, 隔3 5天再用生理盐水冲洗1次,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此 时子宫已基本恢复原状。为了避免持久黄体的发生,建议在 产后18 21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2支,以加强子宫及卵巢 的活力,促使其尽快发情。 (1)在输精后,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卵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期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 石河子市兽医卫生监督所 (832000)王洪涛 中图分类号:5858.28 文献标识码:B 猪而言,哺乳仔猪、母猪、育成猪均可感染,但以哺乳仔猪发 病和死亡率高。 2临床症状 文章编号:1008—0899(2008)04—0053—02 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和血浆 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贫血、 黄疸和全身性发红。本病主要通过接触性传播、血缘性传播、 垂直性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该病1932年在印度首次发现。 近年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爆发 性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兽医界的高 度重视。 生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多呈隐性经过,在少数情况 下受应激因素可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3—40天之间。发病后 的主要表现是(慢性型体温39℃左右,亚急性体温在 39.5—42℃,呈稽留热,急性型体温高达41.5—42.5℃,呈稽留 热)。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黏膜黄染,贫血,弓腰及四肢末梢淤 血,以耳下、鼻镜、腹下最为严重。后期出现不规则紫斑,边缘 界限不明显,指压不退色。最后变为青紫色。猪耳部发绀,变 干,边缘向上卷起,血液稀薄,采血后流血不止,后期血液粘 稠,呈紫褐色,病后一至数日死亡,自然恢复者常影响发育, 形成“僵猪”。 成年母猪感染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 1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呈圆型或卵圆形,平均直径为0.2—2微米,它 会改变红细胞体表面结构,致使其变形O由病原所引起变形 的红细胞经过脾脏时会被清除,并发生溶血,在急性阶段可 发生广泛性溶血性贫血,在急性阶段出血的可能性会增加。 种。急性病主要表现持续高热(40—42℃)、厌食,偶有乳房和阴 部水肿,产仔后奶量减少,缺乏母性,产后第三天逐渐恢复自 愈。慢性病猪呈现体躯衰弱,黏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 不孕。如有其他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3病理变化 这是由于被激活的血管内的血凝固以及持续的消耗性血凝 固病理作用所致。急性猪附红细胞感染会引起严重的酸中毒 和低血糖症。其虫体在640倍显微镜下,红细胞呈淡紫红色, 虫体呈天蓝色,附着在红细胞上,像一轮淡紫色的宝石。该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蚊虫滋生的5—10月份温热季多发, 可视黏膜和浆膜苍白或黄染,弥漫性上血管炎。有浆细 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聚集于血管周围。耳、鼻盘、腹下 及臀部皮肤发绀。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肝脏肿大,脂肪变性, 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周后,注射氯前列烯醇,对由于 卵巢静止等原因造成的产后乏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产后90天以上卵巢静止不发情牛只,用CIDR埋植器 (孕酮缓释剂)直接放置在阴道内,第七天肌注律胎素,同时 撤出阴道环,48-72小时配种,发情率达91%,情期受胎率达 47%。 易感染动物除猪外,马、骆驼、驴、骡、羊、牛、犬、猫和其他动 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率。据有关报道,人也可感染该病。对 迅速成熟并排卵,提高卵细胞受精的机会。 (2)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利用促排卵类药物可 加速卵泡成熟破裂排卵,以防止由于内源性激素不足使卵泡 发育中途闭锁的现象发生。 (3)对于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育成牛,在输精后4—6 小时,用少量生理盐水加入2支青霉素(80万单位/支)和3 支链霉素(10万单位/支)均匀混和后注入子宫,可提高受胎 率。 (4)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一般情况下,牛胚胎发育到 采用孕酮对产后70—90天乏情牛只诱导发情,每天肌注 黄体酮300mg,连续三天,试验结果诱导发情总有效率为 76%,用药后发情天数为12±6.5天,情期受胎率为41%。使 用孕酮诱导发情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而可靠,无副作用,不影 响未孕牛以后的发情和受胎。 5—12天时死亡率最高,这与牛体内缺少硒、维生素E有直接 的关系。因此,建议在母牛输精当天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 素e注射液30—50ml,以避免妊娠母牛早期胚胎死亡,提高受 胎率。 预防感染。使用国产一次性套管式输精枪,每头牛用1 只塑料套管,可避免子宫炎、阴道滴虫等疾病的交叉感染,杜 激素处理。缩短乏情期是确保适宜产犊间隔,提高年平 均受胎率的重要措施。为了促使母牛在产后60天内发情,建 议采用生殖激素诱导发情的方法。在母牛产后30—40天内, 绝健康牛被感染的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综合配套技术,可有效提高奶牛繁殖率,进而 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一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