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O期 总第471期 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钱 晨 (江苏省泰州二中,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此过程中,学校越来越重视智慧课堂的建设,并且与信 息技术环境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建设与学科教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将两者进行充 分的融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的问题和弊病,推动信息化的进程。本文研究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智慧课堂构 建的方法,并且结合相关实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建设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一,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要认真研究课文中的知识点, 与智慧课堂的建设进行了充分的结合,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 并且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评 机会。虽然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在课堂教学中得 估,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分配每个知识点所需要的时间; 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智慧课堂构建的角度来说,没有 其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大程度上需要将有关知识点进行 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开展具体教学的时候,存在比较多的问 串讲,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要适当地对之前学习 题,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保障。所以,对信息技术背景下智 的知识进行回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慧课堂的建设进行全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智慧课堂建设的措施 好的一堂课需要课前的精心准备,更需要课后的总结反 智慧课堂的开展需要同当下的教学糕点进行有效的结合, 思。教师的教学不仅包括授课,还包括自身的学习成长,同 对其中心思想进行明确,并且对相关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 时需要及时有效的教学研究。这种研究可以是论文撰写,还 使其作用和影响得到全面的发挥,为改革带来更大的机遇。 可以是教研活动,可以是个人的,还可以是集体的。在此过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充足的动力,同时,缺乏对重 程中,教师要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探索课堂规律,提高 要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除此之外,在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创 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造力明显不足,这对于智慧教育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3.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模式 当下的学习是非常需要改革和创新的。要实现此目标, 教师要对改进和完善之后的模式进行相应的阐述。其一, 需要对多种全新的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使其作用和影响得 对多媒体进行充分的应用,将相关的视频等更加直观地展现 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确定相关的目 在学生的面前,对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其二, 标,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 对自身的感悟和文章的具体场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基础 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不 其一,当开展具体学习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比较多的问 同和差异。 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建设的研究,可以发现, 对其原因进行相应的总结和掌握。 时代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两者进行有效的结 其二,当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需要重视解决和 合,必须要对相关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 处理的方法,同时,对其思路进行充分的探索。 新,对智慧课堂进行有效的开展,由此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其三,立足于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具体程序进行全面的 热情进行充分的激发,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 构思。 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必须要将信息技术环境和智慧课堂建 其四,将具体的需求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参照,对信息技 设进行充分的结合,对智慧课堂的构建做到足够的重视,不 术合理应用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 断推进其建设的进度,全面应用此教学模式,将教育教学进 当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自身的引导作用进 行有效的落实,从而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实现其综 行有效的发挥,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合性的发展。 当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轻松和愉悦的时候,才可以真正实 现愉快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进行有效的思考,将原有的知识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基础,对 [1】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 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 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Ⅱ】.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质和能力。 23-29. 二、案例分析 【2]崔晓慧,朱轩.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概念、特征及 笔者将高中语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信息技术背景下 实施框架U].继续教育,2016(5):50—52. 的智慧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3】彭继顺.集研究智慧,寓信息技术,创高效课堂——《信 1.教学目标 息技术环境下中学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课题总结报告Ⅱ】.学周刊,2016(22):206-207.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