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制梁关键工序混凝土防开裂技术措施
蒸汽养护:预制梁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保持棚内温度5℃以上,灌注完4h后开始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10℃/h以内,降温速度不大于10℃,整个养护过程控制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
温度监控:整个养护过程采用多点测温的方式分别对梁体表环境温度进行监控,使表层的最高温度不高于设计值,拆模的时候保证环境温度和梁体温度之差在15℃内。蒸汽养护结束后,即进入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自然养护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洒水,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拆模后采取喷涂养护剂和塑料膜覆盖保温联合养护工艺,暴露于大气中的新浇混凝土应及时喷涂养护剂,混凝土喷涂的养护剂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15℃,养护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901-2002)》的要求。
预应力筋的张拉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拆完模型尽快的组织人员进行张拉,以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2.梁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2.1.模板施工中的控制
模板制作时,派专人进驻模板生产单位,从原材料的进场、下料、焊接等工序言格把关,履行工序监理程序,以保证模板制作进度及质量。
第 1 页 共 3 页
外模采用工厂分段制作、现场拼装。现场拼装部分在工厂制作分段模型时必须预留焊接伸缩部分,以免模型焊接时造成焊接应力集中变形。
模型安装过程中充分考虑模型在混凝土灌筑过程中局部变形的问题,安装时必须以内控标准(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为安装尺寸,以确保梁体的外观尺寸。
模型每次脱模后,立刻检查主要尺寸,定期检查全部尺寸,以保证模型状态良好。
2.2.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对外观质量的控制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模型接缝位置必须用玻璃胶或胶带纸密封,以免漏浆影响外观质量。混凝土振动时,必须保证振动距离,严禁漏振。模型接头的地方必须严格检查,以免螺栓脱落、滑丝造成跑模,影响外观质量。
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外加剂、掺合料采用固定厂家,以确保混凝土整体颜色一致。
3.梁体长期变形控制措施(混凝土徐变)
为了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要求,必须严格控制预应力梁的徐变上拱,拟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T梁的徐变上拱。
严格控制预应力张拉的施工质量,严禁超张拉。通过摩阻试验,精确确定孔道的摩阻,并对预施应力进行调整。
保证预应力管道的准确定位。选择强度和弹模较高的骨料,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注意控制水胶比,保证混凝土弹性模量正常发展,
第 2 页 共 3 页
并在混凝土弹性模量、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龄期要求时,才能进行张拉。提高混凝土的灌注质量,注意移梁后的自然养护,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弹模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对钢绞线准确施加张拉力,同时满足实际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误差在±6%的要求。建立台座和梁的上拱度资料,定期观测分析,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工期合理安排生产,在满足T梁安装时强度、龄期要求的同时减少存梁期,及时安装。
4.架梁技术措施
组织专人对梁体进行检查,仔细测量外观尺寸,记录制造日期,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对。架梁前仔细检查墩台十字线位置,锚拴孔位置、孔深、孔径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桥梁吊装时,其支点和吊点及悬出长度符合规定。
移梁过程中每个墩台派一名测量工,控制好梁体的平面位置。支座安装时注意活动端与固定端不能颠倒,安装时精心调整桥梁和桥梁支座在平面和立面上的位置,经检查无误后允许落梁就位;支座落位后,保证支座底板与支承垫石密贴,如因施工误差造成缝隙,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实筑紧。焊接横隔板前清除混凝土残渣、油污、铁锈,焊条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焊缝要饱满、均匀,不得有裂缝、气孔等缺陷,焊缝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焊接后敲去熔渣,检查质量,发现不合格时立即补焊。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