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凤凰或武陵山旁,你总能看到那一座座倚着山,傍着水的木头小楼。这就是独具湘西魅力的土家族吊脚楼。
关于土家吊脚楼的传说有很多个,这是其中之一: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人们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的吊脚楼。
以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盖顶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 盖,又由于位置讲究,所以建造土家吊脚楼
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它为“伐青山”,一般选用椿树或紫树,因为“椿”、“紫”的谐音是“春”、“子”,表示吉祥,意味着春常到,子孙旺;第二步则是加工大梁和柱料,土家人称为“架大码”,他们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名叫“排扇”,就是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竖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主人要选择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