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第1 5卷第1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9・ 肺癌l号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 血清VEGF、CYFRA2 1-1的影响 解建国 ,阳其绢。,何丰华 ,孟范珍 ,张琮1,邬明岐 ,朱政阳 ,于战 (1.大连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33;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目的观察肺癌1号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免疫功能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角质蛋白2卜1(CYFRA21-1)的影响。方法将1 0O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肺癌1号方治疗组52例、化疗组48 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肺癌1号方,化疗纽采用GP方案或TP方案化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 VEGF、CYFRA21-1。结果肺癌1号方治疗组肿瘤近期疗效为76.92%,优于化疗组的43.75%(P<0.01);肺癌1号方 治疗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为86.54%,高于化疗组的27.08%(尸<0.01);T细胞总数、辅助性T细胞及NK细胞水平均 高于化疗组,而抑制性T细胞水平及VEGF、CYFRA21-1水平均低于化疗组。结论肺癌1号方能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动。 关键词:肺癌1号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角质蛋白21-1;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2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08)11-0009.03 Effect of Lung Cancer Fang No.1 on Immune Function and Serum VEGF,CYFRA21-1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XIE Jian-guo ,YANG Qi-juan2,HE Feng-hua ,et al {i.Dalian Central Hospital Attached to 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033.China:2.Dalian Medical Universiy,Dalitan 11604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cent effect and influence of Lung Cancer Fang No.1 on immunologic function and serum vessel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keratoprotein 21—1(CYFRA2i-1)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NSCLC).Methods One hundred non—small ceil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52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on Lung Cancer Fang No.1 and 48 cases of chemotherapy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Lung Cancer Fang No.I,and the chemotherapy roup by GP or TP programme for 2 treatgment courses.Immune function indexes,serum VEGF and CYFRA21-1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Eficacy ffor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ntly was 76.92%,better hatn 43.75%ofthe chemotherapy roup(gP<O.01).Treatment roup gincreased stability KPS score was 86.54%,higher hatn 27.08%of he chemottherapy roup(gP<0.oi).The total number of T ceils,helper T ceils nd NK acells were hiher gthan that in he tchemotherapy roup,and ginhibiiton ofT ceil and VEGF.CYFRA21—1 level lower than the chemotherapy group.Conclusion Lung Cancer Fang No.I can lengthen th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 lfe,iimprove quality of life,enhance immune function and suppresstheactiviyofttumourceil. Keywords:LungCancerFangNo.i;non-small celllung cancer:VEGF;CYFRA21—1;immunefunction 血之功效。COPD稳定期患者,表现为本虚标实之候,其中本虚 内,使用益肺合剂组1年内住院次数、单次住院次数均明显少 于对照组。说明益肺合剂的干预治疗可延缓COPD的进展,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文峰.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0. [2]朱元珏.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64. [3]蔡映云,梁永杰,汪钟贤,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 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6):241--245. 为肺脾肾虚为主,标实则以痰阻、血瘀为多。本方通过补脾益 肾、培土生金而益肺,采用标本兼治,促使痰瘀自去,正气得复, 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益肺合剂治疗组患者病情在1年中进展明显 缓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在i年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病情进展明显,症候积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可减少圣 乔治评分值,疾病影响项前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2 项虽前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值有所降低,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2组对COPD患者肺功能均无明显改善;在1年的观察期 [4]张弘,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医师进修 杂志,2002,25(10):5--7. (收稿日期:2007-12-12,编辑:陈静) ・10・ Chin8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Nov.2008 Vo1.15 No.11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机制复杂,恶性程度高 2个周期。TP方案:紫杉醇135 mg/m 静滴,顺铂80 mg/m 发病隐匿,早期确诊较为困难,发现时80%的患者已属晚期, 静滴,21 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期为化疗开始前至化 失去手术机会。目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多采用手术、化疗、 疗结束后1~2周止。 放疗、免疫等综合治疗,化学治疗是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主要手 3观察方法 段,但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及其所产生的毒副反应却限制 3.1观察指标 了它的应用。尽管化疗药物不断更新,化疗方案不断优化组合 胸片或cT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生活质量(KPS)、体重、 但化疗疗效尚欠满意,而且化疗后多数患者出现腰酸腿软、神 免疫功能(NK、cD3、cD 、cD )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疲乏力、头晕耳鸣、赢瘦脱发、喘脱汗出、五心烦热等精气 角质蛋白2卜1(CYFRA21—1)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衰疲之证。我们长期运用具有扶正抗癌、宣肺排毒作用的经 3.2统计学方法 验方——肺癌1号方治疗NSCLC,在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动、延长 各组数据用SPSS1 1.0软件包统计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 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x。检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4结果 1 临床资料 4.1近期疗效评定(wH0标准) 1.1一般资料 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测量 2005年5月--2007年7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观察NSCLC 可采用双直径测量或单直径测量。无变化(Nc):肿块缩小不及 患者100例,男性6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2.9岁;鳞癌 50%或增大未超过25%。进展(PD):1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以 39例,腺癌61例。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制定的《肺 上或出现新病变。见表1。 癌TNM分期标准》“ 进行分期,100例均属晚期难治性NSCLC 表1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 患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肺癌1号治疗组(治疗组)52 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4.7岁,鳞癌17例, 腺癌35例;单纯化疗组(化疗组)4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 l9例,平均年龄61.9岁,鳞癌23例,腺癌25例。经统计学处 注:与化疗组比较,} 尸<0.O1 理,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4.2生活质量变化 1.2纳入标准 疗程结束后,KPS评分增加≥10分者为增加,减少≥l0分 全部病例均经胸片或cT检查,并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 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分者为稳定。化疗组提高2例。稳定 实为原发性肺鳞癌或腺癌的III期或Ⅳ期患者;未行手术和放 11例,降低35例,提高稳定率为27.08%;治疗组提高18例, 疗;末次化疗时间大于4周;中医辨证分型符合精气衰惫、毒 稳定27例,降低7例,提高稳定率为86.54%。治疗组明显优于 瘀肺络型。临床表现:神疲乏力甚者精神恍惚,胸闷咳喘,张口 化疗组(P<O.01)。见表2。 抬肩甚或鼻翼煽动,痰胶粘难咯,痰色或白或黄白相兼,兼气短 表2 2组患者KP8评分提高稳定率比较(例) 懒言、腰酸膝软、头晕耳鸣、恶寒怕冷或潮热盗汗、面色淡白 或黧黑,舌淡紫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微而细或细数。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中药肺癌l号方(由西洋参、白芥子、鱼腥草、 4.3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鸡内金等14味中药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200 mL,每 为观察肺癌1号方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 日服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期为2个疗程。化疗组采用 以NK、cD。、cD4、cD。作为观察指标,对2组病例进行检测。结 GP或TP方案化疗。GP方案:健择1 g/m。静滴(30 min)第1、 果显示,肺癌l号方能显著提高T细胞总数、辅助性T细胞及 8天;顺铂8O mg/m 静滴(水化)第2天,28 d为1个周期,共 NK水平,降低抑制性T细胞水平。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NK、T细胞水平比较(x-J:s,%) 注:与化疗组比较, 尸<O.05,料尸<0.01 4.4肿瘤标志物指标变化比较(见袁4) 我们观察了肺癌1号方对晚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Oc4-5) VEGF、CYFRA2卜1的影响。结果显示,肺癌1号方能降低VEGF、 CYFRA21—1的表达水平。 5讨论 根据晚期难治性NSCLC患者精神恍惚、胸闷咳喘、张口抬 注:与化疗组比较, 尸<0.05 肩甚或鼻翼煽动、痰胶粘难咯、痰色或白或黄白相兼、神疲 2008年11月第15卷第1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1・ 气短懒言、腰酸膝软、头晕耳鸣、恶寒怕冷或潮热盗汗、面 效生物学指标,定期监测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可以判断肿瘤 色淡白或黧黑、舌淡紫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微而细或细数 转移和治疗效果 。梁氏等 观察55例NSCLC VEGF的表达及 等特点,依据中医“久病及肾”、“久病伤肾”的理论及NSCLC 生存时间,结果显示,肺癌内VEGF表达与其预后有明显相 痰湿瘀毒壅肺之临床特点,中医辨证分型符合精气衰惫、毒瘀 关,VEGF高表达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因此,认为VEGF是肺癌 肺络型。因此,我们运用肺癌l号方治疗NSCLC,临床取得了 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肺癌1号方治疗肺癌能够降低血清 一定疗效。 VEGF水平,表明其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来影响肿瘤血管形成,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受抑 改善肺癌的预后。血清CYFRA21—1是指多种上皮细胞表达的细 制是肿瘤转移、复发和预后差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认宿主的T 胞角质蛋白家族中的片段19(CK19),CK19主要存在于肺组织 淋巴细胞是机体抗恶性肿瘤免疫监视系统中主要的功能细胞。 尤其是肺肿瘤上皮细胞的胞浆中,可在激活的蛋白酶作用下 恶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癌细胞常分泌一些体液性或可溶性 被降解或在细胞死亡后以溶解片段的形式释放入血清中。作 因子,这些因子可诱导抑制T细胞的产生,防止辅助T细胞的形 为肿瘤标志物,检测CYFRA21—1对NSCLC患者的诊断、病情监 成和成熟。因此,在肿瘤疾患发展中,常表现出免疫抑制。抑制 测和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肺癌l号方能够减 T细胞(cD。)增多,可抑制宿主免疫反应,降低清除癌细胞能力, 低CYFRA21—1的含量,与化疗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辅助T细胞(CD )可激活和增强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cD。 肺癌1号方通过调整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表达,改善机体 细胞增多和cD 细胞减少,能降低T细胞和NK细胞的杀瘤作用。 的物质代谢,恢复体内阴阳失衡,使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 目前认为,CO /CD 的比值能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 肿瘤负荷减轻,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也相应逐渐缓解。我们的 功能,判断免疫状态。有研究表明,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常出现 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肿瘤负荷量或抑制肿瘤细胞活动,可能是 T细胞亚群的紊乱,表现为cD 细胞百分率和CD /CD 比值下 肺癌1号方疗效的机理之一;同时亦显示,肺癌1号方可提高 降,cD 细胞百分率上升,这种变化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肺 NK细胞活性,增加CO /CD 比值,说明本方同时具有提高机体细 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晚期患者表 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现的更为明显,显示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与病变时期 参考文献: 有关 。目前所用的许多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都能对机体免 [1]P赫尔曼尼克,RVP赫特,LH索宾,等.国际抗癌联盟肿瘤TNM分期图 疫功能产生抑制,而中医学非常注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即 谱[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6—166. 患者自身抵抗能力,认为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是由于患者脏腑功 [23李进东,许金良,王文光,等.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能减退、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而调整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25. 功能,做到正气内守,就可以防止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本观察结 [33伍国伟,唐秀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的研究[J]. 果显示,患者经服用肺癌1号方后,NK细胞和C 均明显上 广西医学,2007,29(11):478--480. 升,cD 明显下降,提示肺癌1号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4]梁瑞韵,廖增顺,江山平,等.CyclinD1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调动患者自身的抗肿瘤能力。 的表达及其预后的关系[J].癌症,2003,22(1):86—87. 肿瘤内部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同时也是使肿瘤 [53 Hatzakis KD,Froudarakis ME,Bouros D,et a1.Prognostic value 细胞播散和发生远处器官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VEGF主要是 of serum tumor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Respiration, 由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表明, 2002,69(1):25—29. 血清VEGF能反映总体血管形成活性,NSCLC 1V期患者血清 [6]李红,万自芬.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联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 VEGF水平明显高于II—III期患者,手术切除后,患者VEGF水平 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5):432--433. 明显降低,表明血清VEGF可作为NSCLC侵袭和转移状态的有 (收稿日期:2008-04-29,编辑:陈静) 产学研结合共同促进外用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发展 评价中需关注的一些问题、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熊维政 董事长就透皮贴剂的发展战略等做了精彩的演讲,天津高分子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 材料学院董岸杰教授介绍了经皮给药新型辅料研究成果。此次 (经皮给药协作组)主办、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 学术研讨会选择在河南省新县召开,既是学术交流,又可现场观 四届外用制剂经皮给药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4—26日 摩经皮给药现代化设备,体现了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 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河南省新县召开。大 以产学研结合共同促进外用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发展的指导思 会收到论文百余篇,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200余 想。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经皮给药产业化生产的 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外用制剂经皮给药发展的新理论、 著名企业之一,其管理经验、研发奋进精神值得借鉴。 新技术、新辅料、新设备等进行了广泛交流。上海医药工业研 第五届外用制剂经皮给药学术研讨会初步拟定于2009年 究院情报信息所黄胜炎研究员就外用制剂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lO月召开。 浙江省药物研究所陈国神研究员就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发与 (本刊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