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真正将教学工作作为教书育人的事业来做,才能将工作做好,才能积极地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二、优秀教学设计。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利用多种适合的教学手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有机的、整体的、有计划的、分步骤地编写制定,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角色定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转变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主用,也就是教师的助学作用、评学作用、督学作用和同学作用。在高效课堂中,具体来说: 1、明确教学目的,产生主动性,解决学生要学的问题。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解决学生爱学的问题。
3、教会学生方法,形成独立性,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
4、培养学习习惯,形成自学性,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
四、充分挖掘教材。具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师,善于将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将教材内容转变成为教学内容,并改造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变“教材”为“学材”。
五、教师精讲点拨。高效课堂,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而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精讲,要求达到“精确、精炼、精彩”。有的专家说,“平庸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维、想象、
思考。 六、抓好课前预习。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的课堂,通过学生的预习,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和自学意识,变厌学为乐学、被动学为主动学。 七、抓好学情反馈。抓好学情反馈和反馈后的归纳总结,使教师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难点、疑点、困惑点,从而使课堂更高效。学生会的教师一定不讲,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八、注重环节意识。高效课堂,更注重课堂教学的环节意识,要求丝丝相扣,承转自然紧凑。导入、过渡、承转、小结、提问、讨论、训练、讲评等课堂环节,要求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九、转变教学方式。高效课堂,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由单纯的教为教与学并重,由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由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和能力并重,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十、营造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愉悦的竞争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说:
1、营造氛围,让学生的心热起来。
2、搭建舞台,让学生的眼亮起来。
3、适时鼓励,让学生的手举起来。
4、平等交流,让学生的嘴动起来。
5、积极评价,让学生的脸笑起来。
高效课堂的内涵 李丙亭
(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既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三)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四)内涵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五)和新课改的关系:一脉相承,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述”。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群学、对学、群学。
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教育改革必须是零风险的。失败了,学校还可以继续生存,但是我们学生的学习机会不会再有。校长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
二、对教师的新要求
1、敬畏生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想成为好人的愿望”,并对学习有困难的、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保持“怜爱”之心,当这样的学生需要帮助、需要说说心里话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的正是他的老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无知,相信生命的潜能,小心谨慎地呵护每一个纯洁的心灵。这里有一句话,我以为当教师的都应该牢记:在学生身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也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严厉打击的。教师们要从对“难教的学生”是怎样形成的思考中反思自己的工作。
2、懂得认知规律,在认识学生的学习困难,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用学生的眼光观察问题、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对观察、
思维、想象、记忆、表达等方面的规律都要有基本的认识,能恰当地利用一些资源和直观性材料来丰富学生的体验,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理解和相互联系的水平。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以此提高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在以自主合作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上,教师用什么来影响学生,主导学生的行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里有一个常识: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无限信任的人的时候,教师才具体较强的号召力。
高效课堂展示歌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
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
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
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
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