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心做,自然好

来源:筏尚旅游网
用心做,自然好

女儿读三年级了,带给我们太多的欢乐与满足感,我们以有这样的一个女儿而自豪。记得在女儿读二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教子心得的文章《让孩子“乐学”》,现在看来,女儿的确是在“乐学”着。虽然,她不是什么全班第一、全级第一,但我看着她开开心心的学习,快快乐乐的成长,我打心里高兴着。其实,作为孩子的父母,真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就像古语说的——欲速则不达。我一直相信,“用心做,自然好”,教育孩子是考耐心,讲方法的。下面浅谈一下我对教导女儿的一些体验与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作为孩子的榜样,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想想孩子在做功课的时候,你在上网打游戏,看电视连续剧,她会怎么想?为什么大人上完班就可以玩,而我上完课就要做功课呢?所以,一般孩子在做功课的时候,我都是做做家务,完成些工作上问题等,再不是就看些学习书,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样子,孩子的心态平衡了,学习自然就用心了。还有,不要轻易许诺,孩子有什么要求,千万不要随便就答应,一旦答应了,无论多难都要做到,实在没有可能做到的,一定要耐心跟孩子解释清楚,征得孩子的谅解。大部分家长都埋怨,自己已经给了孩子全部,但孩子就是不听话,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实很多时候,问题恰恰出现在家长自己,问问自己,你做到了吗?做好了吗?如果你认同孩子是你的影子,是你的延续,那你就应该好好理解这句话——再成功也没有教育好孩子成功,再失败也没有教育不好孩子失败。

分数次要论。在我眼中,孩子每次测验、考试的卷面成绩,都是“神马”。曾几何时,孩子自己特别重视自己的分数,记得有一次,她的数学测验没考好,自己偷偷的在一张纸条上用铅笔写上:“我怎么这

么倒霉啊,这次考得那么差,爸爸肯定很生气了。”当我无意中看到这张已经被孩子用橡皮擦掉的纸条时(女儿写字比较用力,没擦干净),眼睛一下就模糊了,女儿懂事了,知道爸爸妈妈的苦心,知道考得差不好对父母交代。同时,我自己也很内疚,由于做法上的误导,让孩子背上了“分数”这个沉重的包袱。于是,我找机会耐心的跟孩子解释,爸爸不是重视你考了多少分,最关心的是,你错了没有?错在哪里?理解并改正没有?通过多次考卷签名评点,孩子终于放下了“分数”这个包袱,还在自己的作文上引以为豪的写上:爸爸不看我考多少分,只关心我错在哪里,改好没有,爸爸说,他只看我高考的成绩。呵呵!正是这样相对轻松的学习方法,孩子反而在没有外部压力状况下,成绩一直比较理想,学并快乐着,

鼓励孩子去“玩”。值得说明的是,这个“玩”不是乱玩、疯玩。女儿还小,总会贪玩,容易受外界诱惑,意志力不够,想到或看到好玩的,什么事都忘了,先玩为快,经常是搞到要回学校前一刻才匆忙完成家庭作业。我就跟她说,你这样是不会玩,想想你玩的时候还背着没做完功课的包袱,能彻底放开玩吗?而且,万一完成不了,还会惹来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批评,多不好啊。如果你把所有功课先做完,爸爸答应你,在安全的情况下,爸爸让你玩个痛快。说到做到,每次只要她完成好作业,我都会让她自己说怎么玩,而且还陪着她玩个不亦乐乎。现在她已经慢慢地向理想方向发展,做作业已经自觉多了。

学会放手。女儿从小疼爱她的人太多了,造成有点娇气。作为父母,想着星期一到五已经不能陪伴和照顾她(孩子就读的是寄宿学校),回家了就想着给她加倍的关爱,什么事情都给她代劳。结果,孩子回家就像个皇太后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到这样的爱,其实是对她的害,我们就刻意的对她“疏忽”点,还有意识地引导她参与做家务活。孩子对做饭感兴趣,就让她来开菜单,买回来后让她帮忙一

起做,让她自己炒一两个菜,边做家务边讲笑话。现在的她,学习和生活都主动了不少,还经常是跑过来问:“有没有要帮忙的?”。

生活态度决定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影响学习习惯。女儿学习上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测验考试错的大部分是本来会但是不小心做错的题。究其原因,与她生活上比较拖拉、懒散、丢三落四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一边在言行上督促她,一边通过方法鼓励她,适当时候,还要让她吃点小亏。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她在生活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相信,在学习上,她也会慢慢地好起来。

用心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朋友们都说我,星期一至五你要工作,星期六和星期日你还要加班——带女儿。是啊,星期六和星期日,我一般都把应酬推掉或押后,陪女儿我觉得是必要和幸福的。女儿喜欢看书,我就经常陪她逛书城,经常在书城“蹭”书看,一看就是一下午。踩单车、打篮球、跑步比赛„„,广场上经常有我和女儿活动的身影。女儿点子多,经常会想出很多她认为有趣游戏,这时候,我都会把自己当作是她的同龄朋友一样,跟她玩成一片。慢慢地,她已经把我当成是她的好朋友,遇到问题,一般都主动跟我商量。有其他人在场时,她还会轻声地在我耳边跟我说事情,问我怎么办。每次从学校回来,都说很多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给我们听。正是因为融洽的亲子关系,使我们的沟通来的更简单直接,解决问题自然就更容易了。

孩子你竟是孩子,他们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是非,有足够的能力、耐性和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就需要耐心地正确引导他们。我相信——用心做,自然好。希望我的孩子也会秉承这样的精神,应对日后她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南海实验小学 三(4)班 何乐瑶家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