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中层干部竞聘实施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中学中层干部竞聘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简介

中学中层干部是初中和高中学校组织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和师生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负责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选拔和任用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中学中层干部,是近年来中学教育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学中层干部的竞聘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二、竞聘步骤 1.人员选拔

首先,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情况和拟任职岗位要求,学校主管领导会议确定竞聘的职务、人数、竞聘门槛和人员发展方向等标准。

其次,学校制定招聘简章,明确资格审查范围和标准,招聘简章应该具备以下内容:

一是拟任职岗位的名称和职责、要求。

二是拟竞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包括基本资格和特殊条件。 三是相关材料的提交期限、提交方式、需提交的材料、材料的退还和保存办法等。

2.资格审查

第一轮资格审查主要依据有关职位的基本门槛,具体包括:

一、年龄要求; 二、专业、学历要求;

三、专业技能、岗位等级要求。

第二轮综合测评主要依据选拔标准、绩效等来选择最终几名人选。

3.笔试

竞聘者需要参加笔试。笔试科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科目,如语、数、外语等;另一类为专业科目,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笔试的测试对象主要是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和良好学科素养的人。

4.面试

面试是人事选拔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笔试,是从考察人员心理因素、行为风格、对岗位和工作的适应性、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潜力及选拔潜质等多方位角度来评估考生。此外,还需要加大面试时间,为面试组织者和面试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充分时间。

5.公示

学校应当在确定竞聘人员之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示。公示结果包括:被竞聘者的姓名、学历、工作岗位及评价结果(不合格、合格、优秀等)等。公示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五个

工作日,公示完成后将竞聘结果提交综合办公室、人事部门备案。

三、总体要求与重点

1、增加中层干部竞聘透明度与公开性:学校要严格按照竞聘流程和标准执行,公开设置竞聘职位招聘计划、竞聘条件、竞聘流程、专家评审等过程,做到阳光竞聘,避免人事任性,保证竞聘公平、公正、公开。

2、提高中层干部竞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学校要设置科学、实用、有意义的竞聘岗位,从质量上抓好竞聘和任用工作,确保选拔干部符合工作需要和发展要求,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同时在竞聘中要强化信息核查、材料上交,规范化竞聘流程,并及时反馈每一轮考核结果。

3、落实中层干部任用的民主决策和容错机制:在中层干部竞聘中,学校要参考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好充分的辅导和培训,提高竞聘者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要为选拔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留有一定的“容错”空间,以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拟议与建议

1、增加岗位竞聘数量:中学中层干部在职职位数量相对较少,总数仅有少数几个,竞聘人员较多,需增加竞聘职位数。

2、提高岗位竞聘门槛和标准:提高资格审查和面试成绩要求,提高竞聘者专业素养、管理本领、社会背景和职业操守等要求。

3、科学制定岗位职责和担任职务年限的调整:制定工作调动、任职时间调配、适应和熟悉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调整中学中层干部担任职务年限,可以轮换干部,以提高岗位的治理能力,同时帮助中层干部扩展了工作经验、拓展了视野和思路。

四、考核标准

中学中层干部竞聘应严格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机制统一进行评定。具体考核标准包括:

1、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对竞聘者近期的教学成绩、思政情况、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估,考核其教育教学水平;

2、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对竞聘者在学校内外的组织管理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评估,考核其组织协调能力;

3、领导带队能力:通过对竞聘者近期的事实表现、领导协调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评估,考核其领导带队能力;

4、社会贡献:通过对竞聘者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成绩和业绩等综合评估,考核其在学校和社会上的社会贡献程度。

五、结语

中学中层干部是学校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管理各项工作的关键人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中层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建立科学、规范的竞聘制度和实施方案。同时,也要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素质及专业技能,并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保证学校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