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卷第10期 2006年10月 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4.No.10 OCT.2006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广西玉林制药厂改制的经验与启示 冯 嘉 [摘要]文章以广西玉林制药厂为例,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 烈的今天,要想使企业得到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革。 [关键词]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造;企业发展 [作者简介]冯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0—0072—03 国有企业,是国家为保证资源属于全民所有, 贯彻全民所有制经济而成立的企业形式。这种形 式一开始确实对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国有资产 产权,保证我国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了很好 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 的巨大变化,这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形式, 毒片、乌军治胆片等九个主要产品是国家中药保护 品种,保密处方独家生产的传统产品正骨水、云香 精驰名中外。同时拥有一批国优、部优、区优、区名 牌产品,优质产品产值占全厂总产值的85%以上, 是国内中成药厂家中拥有产品较多、结构组成较合 理的厂家之一,产品质量可靠,行销海内外。企业 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出口产品五十多种,远销新加 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制 度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必须建立适应现今经济 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即把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造成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使企业拥有发展的 动力和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 大。广西玉林制药厂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以企业 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 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多万美 元。经过“九五”技术改造,形成主导产品中成药 年产量达1200吨以上,空心胶囊4.5亿粒的生产 能力,年销售收人2亿元。企业现有职工644人, 其中科技人员180人(包括高级职称11人),占地 面积11万平方米。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 先进,是全国同行业中引进技术和设备最多的企业 之一,质量检测手段和检验技术力量具有国内先进 广西玉林制药厂建厂至今在不断地扩大发展, 并具有良好的产品结构和一定的管理基础,有较快 全体员工共同出资购买企业资产,组建股份有限责 任公司,使这个建厂40多年的老国企,重新焕发了 青春和活力,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改革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 水平。 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广西玉林制药厂建=F 1956年8月1日,是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全国中成药 工业五十强企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从一个最 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存在政 企不分、产权不明等深层次问题,致使职工吃企业 “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的上岗、分配、管理相应存在不 足,更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职工的积 极性并未充分发挥,已经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规模和 速度。为了理顺企业的内外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 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初只有几十名职工、年产值几十万元的作坊式的工 厂,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制药企业。生产 的主要产品是中成药、空心胶囊。企业生产的“玉 林牌”中成药有十一个剂型七十多个品种,均是治 疗性中成药,其中正骨水、云香精、鸡骨草胶囊、湿 毒清胶囊、止血灵胶囊、睡安胶囊、珍黄丸、银蒲解 7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因此需要对广西玉林 制药厂进行公司制改造,尽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广西玉林制药厂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主要目的: 一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要求,实现“政 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将企业真 正地推向市场;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做到“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增强企业活 力,把企业建设成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商品 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通过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经 营者持大股,充分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创 造性,发挥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加快企业的发展;四是规范企业行为,按照《公司 法》运作,创造条件上市募资,为组建集团公司奠定 基础。 二、股份制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实施 2000年底,在广西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 持下,广西玉林制药厂的改制工作拉开了序幕。玉 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确定了改制方案,市政府下文批准实施。改制方案 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界定用于改制的资产范围 1.对广西玉林制药厂的资产进行整体评估,界 定用于改制的资产为生产经营性资产(含土地)。 在按政策规定进行各种提留、核销后的剩余净资产 用于改制,非生产经营性资产不出让,委托改制后 的有限公司管理。 2.在保留国有股的情况下,广西玉林制药厂的 无形资产由改制后的企业无偿使用;如今后国有股 全部退出或转让,上述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再作价转 让给国有股退出后的公司。 (二)新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的计算 办法 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后生产经营性净资产 (含土地)一财产损失核销一保证债务核销一危房 核销一提留离退休人员费用+节余工资分配折股 金额 (三)职工认购股权的办法和出资方式 1.职工认购股权办法。按照自愿认购的原则 出资认购,如职工自愿放弃的,该股份留公司重新 分配。 2.改制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所获认购 的股权,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作为上报方案的附 件,经批准后,再办理认购手续。 3.职工认购股权采用现金支付,并要一次性付 清现金。 (四)股权设置 公司总股本分为国有股和个人股,全部为普通 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其中公司经营管理人员 持股比例为36%,员工持股比例为49%;国有股持 股比例为15%。 三、改革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三年多来,紧 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解放思想,真抓实 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 济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 入都比改制前增长了15%以上。2003年工业总产 值比上年增长26.6%,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7.5%, 上缴税金增长32%,实现利润增长15%。2005年 在上年发展速度较快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其 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3%,上缴税金增长32%,实现 利润增长15%。公司的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股 东,员工的收入平均增长了30%。改制使政府满 意,因为国家的税收增加了;改制也使公司的员工 们高兴,因为他们的收入也增长了;而最让公司经 营班子欣慰的是企业已经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 道路:一是全体股东投资3000多万元,对企业进行 了GMP(药品生产许可证)技术改造,并顺利地通 过了国家药品监督局的专家小组对企业的GMP认 证,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以技术、产品、 资金等人股方式,控制了一批中小药厂,组建了制 药集团,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三是创建了中草药种 植基地,实现了规模种植中草药,使当地农民普遍 增收650元,被广西列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这既解决了企业的生产原料问题,又为农民增收作 出了贡献。四是从2005年起,公司计划用两年的 时间投资两亿多元在玉林城郊建设一个占地两百 多亩的中药生产基地,建成后等于新建两个玉林制 药厂,成为广西中药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四、改制使国企明晰了产权。解决了发 展动力的问题 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改制,回答 了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怎样进 7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行改革的问题。国有企业本来不是没有所有者,但 关键是没有人格化的所有者,没有具体的人或人群 为国有企业的盈亏负责,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 责。也就是说资产的国有化使得对这些资产的运 营效率监督弱化,从而产生效益低下和亏损严重。 因此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将没有人负责 的国有资产变为有人负责的资产,这样就使得利益 多元化、人格化。在利益的驱动下,才真正有人关 心企业的盈亏和企业的发展。因此,有了具体化、 人格化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就有了对这部分资产关 心、负责的人;有了责任、权力、利益明确的企业经 营者,就有了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发展企业的 人。国有企业的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问题就可能 得到解决。因此产权问题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 核心问题。 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功,有以下 的经验和启示: 1.产权多元化 产权是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核心,它决定着谁 承受风险,谁从交易中获得收益。国有企业的最大 弊病是产权单一,国家是企业的唯一投资者,国家 通过有关的政府部门对企业实行管理。因为没有 人格化的风险承担者和直接受益者,企业的管理人 员面临的是扭曲的激励机制,从而最终导致企业业 绩不佳。通过改革,引进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内部 职工的资金,使企业产权实现了多元化,因而具有 74 了多元的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必然从各自的利 益出发,关心企业的经营,设法强化对企业经营者 的激励和监督,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2.经营市场化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只是政府的所属部 门,享受着政府多方面的保护,没有竞争意识。在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企进行改革改制,逐步淡化 政府的保护,促进其进入市场和其他企业竞争,从 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服务质量。 3.政企分离化 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使企业的所有权和 经营权分离,政府不再以管理人的身份去干涉企业 的日常经营,只以股份的多少在股东会和董事会里 发挥作用,这样就使企业摆脱了政府的束缚,独立 地在市场中运作,实现了政企的真正分离。同时给 企业的经营者一个充分发挥其管理才能的空间,不 断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4.管理民主化 改制后的企业员工,既以股东的身份委派代表 参加股东会,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又以员工的身 份派代表参加职代会,对企 也的生产经营管理提出 意见和建议。这种双重身份使员工既是企业的劳 动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的 积极性。 [责任编辑:周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