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35卷第2期 2014年4月 国防科技 NATl0NAL DEFENSE SClENCE&TECHNOLOGY V01_35.No.2 Apr.2014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 姜 琬 ,曹鹏钧 (1.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湖北 荆门448035;2.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841) 【摘要】大型岸基固定翼反潜飞机虽然具有航程、航时、速度等多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 在了巡逻飞行和盘旋等待上面,实际作战能力的发挥有限.且效费比也较低。若发展一型速度和岸基涡扇动力固定 翼飞机相当,作战半径大、抗浪性能好、且具备水面持久驻留和低速巡航功能的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则可以较好 的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其在应召反潜、检查反潜、巡逻反潜和 持久威胁组网式反潜中的运用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利用可在水面起降和长时间驻留停泊的特 点,以大型水陆两栖为平台的反潜飞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航空反潜作战的有效性,还能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对增 强海军中远海作战能力和体系化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航空反潜;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作战运用 【中图分类号]V2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1671—4547(2014)02—0048—05 3C“猎户座”、法国“大西洋”、英国“猎迷”以及俄罗 一、刖置 斯的伊尔一38“山楂花”、图一142M“熊”和A一40“信 天翁”反潜机等『3_5]均为大型固定翼反潜机.并且以 上各国均是所谓拥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国家.这证 明了拥有大型固定翼反潜飞机对提高海军的远洋 作战能力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反潜飞机的发展方 面,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倾向于以涡扇动力的大型 岸基固定翼飞机为主,并主张平台具备多用途的 特点.典型代表是美国P一8A“海神”海上多用途飞 机和日本的P一1飞机。其中P一8A飞机最大起飞 重量为85820千克,最大速度907千米每小时,巡 航速度848千米每小时,最大续航时间超过10小 时,可完成广阔海域的空中巡逻和反潜作战任务, 潜艇由于其自身隐蔽性好、续航力大、打击能 力强等优势,已成为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 度等国竞相开发的重要装备ll-2]。现今,潜艇不仅数 量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先进,除了先进的核潜 艇威胁外,常规潜艇采用AIP技术后其作战能力 也大大增强.可连续在水下航行大约两周甚至三 周。潜艇的作战方式包括:对敌沿、近海实施战役、 战术侦察.遣送特种作战分队:对敌沿海港口、基 地实施攻势布雷:对敌近岸、近海和远洋交通线实 施破袭;对敌海上舰艇编队实施打击;对敌陆上重 要目标实施战略核打击和远程精确武器常规打击 的威胁;对敌弹道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及常 规潜艇实施水下封锁与打击等。 具有反应迅速、搜索效率高、攻击能力强等优势, 非常适合执行远海综合反潜作战任务。 然而实践经验表明.尽管使用大型岸基固定 为了应对他国潜艇威胁,各国将增强和提高 自身的反潜作战能力,尤其是航空反潜能力摆上 了重要日程。目前世界上共有2O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近800架固定翼反潜巡逻飞机.其中美国P一 翼飞机执行反潜任务具有航程、航时、速度等多方 面的优势,但由于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巡 逻飞行和盘旋等待上面.实际执行反潜任务的时 间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由于海域辽阔、战场态势瞬 【收稿日期】 2014—03—05 【作者简介】 姜琬,女,lT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飞行器顶层设计、飞行器总体气动设计; 曹鹏钧,男,工程师,研究方向:飞行器顶层设计,航空装备科研管理。 姜 琬等: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 49 息万变.单机搜索的覆盖范围小、成功率低,而多 机持续飞行执行任务虽然能满足作战要求,但运 行成本却大大增加,在非战争时期,即使达到了威 慑和驱逐敌人的目的,也是得不偿失的。若发展一 型速度和岸基涡扇动力固定翼飞机相当.作战半 径大、抗浪性能好且具备水面持久驻留和低速巡 航能力的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则可以较好的 解决上述问题。当接到命令后,两栖反潜飞机可快 速抵达目标海域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可停泊在 海上待命.等待飞往新的地点执行任务。待所有任 务完成后飞机再返回基地,而无需像岸基飞机那 样任务间隙时间只能在空中盘旋等待或做目的性 不强的巡逻飞行.这样的方式可大大节约能耗。提 高反潜作战的有效时间。同时,两栖反潜飞机群还 可以形成动静皆宜的组网式中远海航空反潜平 台,对敌潜艇形成持久性威胁,从而以最小的代价 遏止强敌介入。 二、反潜两栖飞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一)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的特点 水陆两栖反潜飞机一般都是以大型水陆两栖 飞机作为平台。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在水上起降和长时定点停泊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特有的船体机身和浮筒设 计使其具备良好的水上起降能力,并可在海面上 长时间停泊和驻留,这是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 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大大增强了其在海上遂 行任务时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用来执行其它兵 力难以完成的任务。现代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一般 可在4级海况条件下起降和停泊,从而大大提高 了飞机的出勤率和使用效率。例如,日本的US一2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就能在浪高3米、风速25米每 秒的情况下顺利着水。使飞机海上起降出勤率能 达到全年的80%以上 (2)作战半径大、载重量大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作战半径可达2000千 米,是反潜直升机的几倍.从沿海起飞,可到达中 远海海域遂行任务。此外,该类飞机的载重能力最 大超过l0吨,可搭载更多的任务设备和武器。包 括环视海面的搜索雷达、磁异探测仪、声纳浮标、 自制自卫预警系统及空对空导弹、鱼雷等,从而大 幅提高探测潜艇的能力与精度,并能对敌实施有 力打击。 (3)速度机动性好,低空低速性能优越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巡航速度超过500千米/4, 时,直升机的速度一般在200千米一250千米/Ih 时,前者的速度可达直升机的一倍多,是一般船舶 航行速度的几倍至十几倍。由于进行了一系列增 升、低速低空稳定性与操纵性设计,大型水陆两栖 飞机具有超低空飞行性能强的突出特点.一般可 在距水面50米一300米的低空低速稳定飞行.且可 超低空连续飞行2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是其它有 人驾驶岸基飞机难以做到的。 (二)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的发展现状 由于水陆两栖飞机多采用船身、浮筒设计,飞 行阻力大,且除了俄罗斯的别一200 ̄61和A一4O飞机 之外,大都配置的是涡桨发动机,导致该类飞机在 速度特性上与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岸基飞机差 距较大,因此目前各国海军主要将水陆两栖飞机 作为特种飞机装备使用,用于执行海上搜索、巡 逻、救援、运输补给、森林灭火等任务,仅日本的 US一2 水陆两栖飞机曾担负过反潜巡逻任务,不过 后来也逐步被性能更加优越的P一3C岸基固定翼 反潜飞机所取代。另外,俄罗斯的别一200和A一40 水陆两栖多用途飞机设计了反潜型、侦察型、布雷 型等多种型别。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改装。A一40 飞机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功.是目前世界 上最大的喷气式水陆两栖飞机.该飞机最大飞行 速度已接近同类陆上飞机的水平,但由于军费紧 张.该机型并未进行批生产。别一200型多用途水 陆两栖飞机是A一40飞机的缩小型。也更经济实 用,最大平飞速度700千米每小时.经济巡航速度 600千米每小时。该机目前的续航时间约为4小 时。如果把一部分运载空间改为燃油,那么续航时 间可以增长至8小时甚至更久。值得一提的是,尽 管别一200飞机自1998年完成首飞以来,只出售了 十几架设计为消防用途的该款飞机,但据最新报 道,俄罗斯国防部已于近期采购了6架别一200新 型反潜水陆两栖喷气式飞机,如图1所示,每架飞 机花费了约4000万美元[8J。 图1 别一200喷气式两栖反潜飞机 50 国防科技 2014年第2期(总第285期) 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发展起步较晚.现役 水上反潜机型以水轰5飞机为代表。水轰5飞机 是我国自己研制的水上反潜轰炸机,它的主要用 途是近海侦察、反潜巡逻、搜索警戒等,同时水轰5 飞机也具有一定对舰攻击能力。经过多年的使用. 该型飞机即将退役。另外,起飞重量达49吨的大 型森林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于2009年9 月正式立项,目前正在研制当中l9_砌。国内外的水 上反潜飞机主要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水上反潜飞机平台主要性能参数 项目 US-2 别一200 A-40 水轰5 最大平飞速度 (千米//1,时) 511 700 820 556 最小平飞速度 (千米/d'时) 2oo 经济巡航速度 426 600 760 420 (千米/1J,时) 起飞离水速度 <100 235 (千米//J,时) 着水速度 1O0 210 (千米/Ii,时) 起飞距离 555(水1 1600(水1 1100 482 (米) 655(陆、 600(陆1 着陆距离 220(水1 1300(水1 1450 653 (米) 810(陆1 lO5O(陆1 最大起飞重量 45000 42000(陆1 86000 45000 (千克) 37900(水1 空机重量 25500 27600 28000 (千克) 最大载油量 17518 13000 (千克) 最大商载 6500 6000 (千克) 最大航程 4625 4100 5500 3500 (千米) 飞行高度 (米) 7195 1 00—8000 9700 6000 适用海况 4—5级 3级 3级 3级 三、反潜两栖飞机的作战运用和优势 在研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 时,首先要立足于各国的海上战略方针。结合飞机 的特点,通过与其他反潜装备执行同样使命任务 利弊的对比分析,突出该类飞机的优势和与海军 其它兵力的互补性,为实现该类飞机使命任务的 精确定位打下基础:其次要综合考虑该类飞机的 特点及海战场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赋 予其使命任务.使其能更好地满足海军多样化任 务需求,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 反潜飞机常用的作战运用方式主要有应召反 潜、检查反潜和巡逻反潜三种形式。下面将围绕上 述几点对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的作战运用和优 势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该类飞机执行反潜任务的 新的作战使用方式做一定的探讨。 (一)应召反潜 执行应召反潜任务过程:在机场、指定空域待 命,当获得敌潜艇的情报后,迅速抵达指定海区. 以声纳浮标、磁探仪为主,快速完成对潜艇的搜索 和定位。在确定目标后,使用鱼雷或深水实施 攻击。 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能迅速集中兵力于某 一海域,达成反潜行动的突然性和高效性。同时, 可托岛依附,等待战机,或加油扩大其作战半径与 巡航时间,对指定的海区、基地、咽喉要道进行多 轮搜索,便于发现和攻击目标;能够快速与目标建 立接触和迅速恢复接触,在与敌携有中、远程反舰 导弹的常规潜艇尤其是与核动力潜艇的对抗中。 能够在敌潜艇尚未到达导弹发射阵位的情况下, 快速抵达敌潜艇所在位置,快速建立接触.快速攻 击;能够对潜艇实施隐蔽跟踪,跟踪的效果和安全 性好。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遂行典型应召反潜 任务时,60%时间飞行高度为50—100米,40%H ̄间 飞行高度为300米.可在战区执行连续4小时以 上搜攻潜任务。 然而在实际应召反潜作战时。反潜飞机常会 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当敌潜艇发现反潜飞 机在对其进行跟踪和定位时,常常会通过减速、躲 进声跃层、甚至直接关闭动力系统坐底等方式来 避免被反潜机探测到。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水下 探测技术较落后时.若使用岸基反潜飞机就会显 得很被动,只能在目标海域上方做一些成效不明 显的搜索行动,或盘旋等待,待燃油即将耗尽时只 能返回基地,这时敌潜艇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继续 胡作非为了。反之,若使用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则 可以通过停泊在水上或水面低速巡航的方式继续 进行持久监测,一方面可以节约油耗,保证有效的 留空时间,另一方面若敌潜艇有新的动作.可以第 姜琬等: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 51 一时间牵制打击敌人,让敌潜艇不敢轻举妄动。 (二)检查反潜 执行检查反潜任务过程:在潜艇、舰艇编队航 线、重要港口和基地附近以声纳浮标和磁探仪为 主要手段进行反潜警戒,一旦发现水下敌潜艇,可 使用鱼雷或深水实施攻击。 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能够在4—5级海况以 内,视作战需求实施游猎反潜,为核潜艇突破海峡 清扫障碍。 与岸基反潜飞机不同的是.大型水陆两栖反 潜飞机在执行检查反潜任务时.可直接派一定数 量的两栖反潜飞机群飞抵目标航线、重要港口或 基地,在经排查未发现敌潜艇后.可分散停泊在相 应位置或低速游弋持续监听并信息组网,可对敌 潜艇形成持久威胁.不费什么力气和燃油代价即 可完成为潜艇、舰艇护航的使命。 (三)巡逻反潜 执行巡逻反潜任务过程:在近海海域以搜索 雷达、前视红外/电视搜索仪和目视搜潜方式等为 主要手段对海面进行大面积搜索,及时发现潜望 镜、通气管状态和浅近水面的敌潜艇以及水面舰 艇,使用鱼雷或深水或导弹实施攻击。 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可以其良好的低空性 能深入中远海执行巡逻反潜任务。能够在短时间 内对近海广阔海域实施大面积巡逻搜索,实现大 范围压制,并对敌潜艇进行警告和威慑。如一架大 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可以携带几十到上百枚的声 纳浮标,可以对指定的海域进行快速有效的搜索。 以布施16枚方阵为例:如选取低空飞行速度为 350公里/小时.两栖反潜飞机可以在1小时内完 成6400平方公里以上面积海域的搜索。 单次巡逻反潜任务完成后.若燃油消耗不大. 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群还可以驻留在指定水面 区域待命,以在适宜的时间奔赴下一目的地执行 新的巡逻反潜任务.可大大减少往返基地不必要 的燃油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在这一点上,是以速 度和航程著称的大型岸基固定翼飞机望尘莫及 的。 (四)持久威胁组网式反潜 在信息制胜的今天.单个平台不再是各种作 战方案的中心,而是成为广泛的网络结构中的一 个节点,通过高宽带网络相互连接和信息交换来 获得信息优势,从而实现快速决策和采取措施。各 主要军事强国在海上重要军事区域都部署有先进 的水下监听系统和预警雷达,并使该区域在其它 兵力的有效保护范围内。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该 区域的某些合适的关键位置再建立一种可快速部 署、持久运作,并可以在海上实现静态和动态模式 转换的组网式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群航空反潜平 台,敌静我静、敌跑我追,对敌潜艇形成持久性威 胁,让一向在海上神出鬼没的潜艇望而生畏.牢牢 地把敌潜艇阻隔在安全区域之外 同时,该组网平台还可以作为联合对潜攻击 组网传感器,协同舰载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以及 水下、水面反潜装备一起构成大纵深、多梯次的对 潜防御体系。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特点和发展现 状,探讨了该类飞机在反潜战中的运用和优势。研 究发现,通过利用自身可在水面起降和长时间驻 留停泊的特点,以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为平台的反 潜飞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航空反潜作战的有效 性,还能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 未来的海空战场主要依靠体系作战。唯此才 有取胜的把握。发展一型速度快、作战半径大、抗 浪性能好且具备水面持久驻留和低速巡航能力、 武器系统先进的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对海军来 说非常有意义,可以有效填补航空反潜作战的能 力空缺,能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任务需求。该类飞 机在反潜战中的应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 的海上航空反潜作战模式,从而使海军的中远海 作战能力和体系化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 增强。 参考文献 【1]2012年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回顾——潜艇.http:// 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79796. [2]李强.中国周边国家新型潜艇大透析[J1.航空档案, 2006(1). [3】林一平.美海军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水上飞机[J].当 代海军。2001(4). [4]高育红.水上军用飞机[J].科学24小时,2008(Z1). [5]凯里.水上飞机:未来海战中的利剑【J】.科海故事博 览(智慧文摘),2007(11). [6] 曲东才.俄罗斯别一200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J】.航 空科学与技术.2oo5(o1). 52 国防科技 2014年第2期(总第285期) [7】 日本海上自卫队US一1A改进型水上飞机[R】.现代 兵器.2003(8). 【8】Air Transportation:Jet Seaplanes for Russia.http: //www.strategypage.com/htmv/htairmo/20130620.aspx. [9】 中国开始研发全球最大水陆两用飞机蛟龙600 http://news.ifeng.com/mil/2/200906/06253401218725.shtm1. ——_[1O]林一平.我国加紧研制水陆两栖-E JgL[J].交通与运 输.2olo(1). Use and Advantages of the Large Amphibious Aircraft in Anti-submarine Combat JIANG Wan ,CAO Peng-jun (J. eciltay Vehicle Institute of China A viation Industry,Jingmen 448035,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Navy Equipment,Be ̄iing 100841,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 large land-based aircraft has many advantages on range,endurance and velocity,its real com— bat ability is limited and the benefit cost ratio is low because of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patrol flying and loiter wait— ing.The problem can be solved well if a large anti-submarine amphibious aircraft with velocity equal to the turbofan pow— ered land-based fixed wing aircraft,wide combat radius,high anti-wave performance and long endurance of water landing and low velocity cruising.The features and pres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anti-submarine amphibious aircrfta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then its combat operations and superiority on call anti—submarine,check anti—submarine, patrol anti-submarine as well as persistent threat network anti—submarin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large anti-submarine amphibious aircraft not onl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irborne anti-submarine combat greatly,but also sharply lower the operation cost by using its specialty of water based taking—off and landing,which is significant to promote remote sea and systematic combat capability of the navy. Key words:airborne anti—submarine:large amphibious anti-submarine aircraft;combat operation ‘ 0 — ‘ 、、 ‘ 红‘ 、’ 、、 ‘ ‘ ‘ ‘ 、、 、、 k 、、 ‘ k ‘ ‘ ‘ 种 (上接第55页) 技术发展的报告【A]: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第三次审议大会文件选编[M].2013:205. 参考文献 【1】尤祖母居.在化学武器公约第三次审议大会上的 开幕词【A1.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化学武器公约第l一次审 【3】王燮.化学与生物科学的融合[J].化学通报,1994 (9):10-11. 『41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北京: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防部,2000:269. f51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文件:WGRC一3/S/1。 议大会文件选编[M].2013:1. [2] 国际禁化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关于科学和 Discussion of the Technic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Biology Related to the 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 FENG Chang—qi,LU Cai—hong,GUO Hong—yan,ZHANG Wen—li (Istnitute of Chemical D咖rise,Beijing,102205) Abstract:By refering to the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Scientiifc Advisory Board of OPCW to the Third Special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States Parties to Review the Operation of the 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this paper summa- rizes the relevant issues of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chemisty and biolrogy to the 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 Key words: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convergence between chemisty and biolr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