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城镇供水现状与安全保障建议

来源:筏尚旅游网
浙江建筑,第28卷,第11期,2011年11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Vo1.28,No.1 1,Nov.201 1 浙江省城镇供水现状与安全保障建议 The Situation of City Water Supply and the Suggestion on Safety Guarantee in Zhejiang Province 沈洋。,郎庆善 SHEN Yang,LANG Qing—shan (1.浙江象山自来水公司,浙江象山315700;2.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城镇供水现状调研,在归纳了“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城镇供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浙江 省城镇供水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切实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的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城镇供水;供水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1)11—0060—03 1 浙江省城镇供水现状与主要成绩 法规和政策标准。 (2)加大城乡供水设施资金投入。据浙江省住 1.1 浙江省城镇供水现状 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十一五”以来,全省城市供 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2009年全省城 水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 191 874万元。“十一 镇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1 678.65万m /d(包含地下水 五”期间,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区域集中供水工 34.7万m /d),总供水量为328 246.22万m ,年售水量 程,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浙江省财政厅出台 为282 186.6万m 。2009年我省县以上城市用水普及 了《浙江省城乡供水一体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率为99.61%,人均综合用水量为191.07 L,供水管道长 法》等政策性文件。2006--2009年4年时间内,浙 度为45 829.78 km,城镇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为 江省级财政共下拨补助资金1.92亿元,支持了225 12.37%。 个城镇供水延伸覆盖农村项目的建设,有559.821 7 1.2 浙江省城市供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万农村居民受益。 (1)健全法规政策体系。近年来,为加强全省 (3)完善水价收费机制。城市供水水价由各地 城市供水行业管理,我省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城市 物价部门定价,采取定额加价收费方式,水价组成包 供水管理办法》、《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浙江省 括水资源、制水费用、污水处理费等。全省设区市的 城市供水价格成本核算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 平均综合水价为3.09元/m ,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平 于切实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浙 均价格为2.21元/m ,非经营性单位用水平均价格 江省城市供水实施“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指导意 为3.49元/m ,经营性单位用水平均价格为 见》、《浙江省城市供水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4.06元/m ,特种行业用水平均价格为5.7元/m 。 《浙江省城市生活和公共用水定额(试行)》、《浙江 目前,浙江省已有宁波市、绍兴市、舟山市、嵊泗县、 省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浙江省城市供 玉环县实行了阶梯式水价。 水现代化营业所(分公司)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行政 (4)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城 收稿日期:2011一O8—12 作者简介:沈洋(1965一),男,浙江象山人,工程师,从事给排水技术管理工作。 第11期 沈洋等:浙江省城镇供水现状与安全保障建议 61 市供水文明行业建设,浙江省城市供水行业率先获 得首批省级文明行业称号,并通过复评。每年定期 起的二次污染,导致浙江省城市管网水水质比出厂 水水质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次,导致部分城镇供 水管网漏失严重。据统计2009年全省城镇供水漏 开展供水行业人员培训,在供水管网监测和供水水 质信息报送方面,对全省城市供水企业技术管理人 员进行培-0 aI,2009年已有20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业 务水平。 ・ 损率为12.37%,高于基准0.37个百分点,有的城 镇供水漏损率高达25%以上;第三,不利于区域化 供水体系的推进。据调查,由于区域供水管网建设 滞后,浙江省有的市县出现“城市中心水厂有水送 不出,而水质污染的周边乡镇缺水”的现象。 2.4 水质检测设施与能力不到位严重影响水质监管 根据调查,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5)有序规范供水水质监管。为保证城市供水 水质,建设了浙江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12家城 市供水水质监测站通过了国家和省级计量认证。根 据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2006)》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省城市 供水行业中提出具体要求,并严格按照新的水质标 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检测,建立了城市供水水质 监管信息系统和全省供水水质公告制度 每月中旬 在浙江日报公告各设区市的出厂水水质常规检测数 据,增加了时效性和透明度。为了实现到2012年设 2006)》规定的106项指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水源地水质109项指标,目前浙江 省具有生活饮用水出厂水和管网水106项指标监测能 力的只有杭州自来水公司,还没有一个自来水公司具 有水源水109项指标的监测能力,杭州自来水公司也 只有109项中的78项指标的监测能力。据调查,浙江 省县市级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能力差距更大,不少城 市由于缺乏水质检测设施与能力,城市水质的监管部 市城市及县城(城关镇)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106项指标的 目标,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编制了《2o09— 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项目规划》, 重点是水厂净水工艺改造、管网改造和水质监测能 力建设。 门不能及时正确地发现和掌握城镇供水水质的变化情 况,客观上对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已构成了潜 在的危险。由此可见,浙江省城市水厂净水工艺改造、 管网改造和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 3切实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的建议 3.1 完善机制,关口前移 2浙江省城镇供水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源污染对常规处理工艺的水厂构成严重威胁 据调查,2008年浙江省大部分城镇供水水源受 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江河水源存在的主要超标指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遭受突发的、不确定的严重污 染,常规运行管理方式和水质检测能力不能有效应对, 是供水安全的最大威胁,也是省内少数城市近几年发 生供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管好“龙头”,必先把好 标是有机污染,如COD、氨氮。城镇供水水库水质 同样存在污染问题,部分城镇供水水库季节性地呈 源头,按照“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传统机制,坐等源 头合格来水加工的运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环境条 件的变化。因此,应下大力气完善和创新对源头的监 现较严重的富营养化及铁、锰超标现象。由于城市 水源地的污染,对现有浙江省城市自来水常规工艺 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大了自来水处理难度,增加了水 管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保障供水安全的关口从 “龙头”前移到源头。 处理成本,对城镇供水水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2 部分水厂出厂水质达不到国家现行的饮用水 (1)建立水源地普查、巡查、巡测机制。在对全省 水质标准 水源地进行拉网式检查的基础上,建立水源地保护区 内外的巡查巡测工作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根据季 浙江省城镇供水水质总体能满足水质标准要 求,但仍有部分水厂出厂水水质没有全面达到国家 规定的水质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超标现象,主 要超标指标是COD、亚硝酸盐、耗氧量、锰和浑 浊度。 节和水文信息变化,详细排查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隐 患,对原水水质主要感官性状指标每1~2 h检测1次, 及时掌握原水水质变化,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应对突发 污染。 2.3城镇供水管网老化陈旧降低了城镇供水可靠性 首先,供水管网陈旧或供水管网材质较差而引 (2)建立水源地保护与信息的沟通联动与责任机 制。与环保、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联手,加大贯彻水 62 浙江建筑 2011年第28卷 源地保护法规的力度,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做到监测 加强演练。 联网、信息共享、预警互通、措施联动,按照“谁管理、谁 (3)实施水质提标改造工程。针对原水水质污染 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供水安全责任,消除供水安全 类型,建议开展强化处理、预氧化、臭氧一活性炭、膜处 隐患。 理等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引导各地实施水质提标改 (3)建立多水源应急保障机制。在有条件的城市 造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 建设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建立“原水互备、清水联通、 3.3锤炼队伍,练好内功 井水应急”的多水源保障体系,多渠道提供应急水源。 (1)培育高素质的供水干部职工队伍,是保障供水 在取水口设立溶解氧等水质在线监测仪器,提高应对 安全的关键。建议通过加强行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 突发污染的预警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建立24 h领导值 优质服务竞赛、完善工作和服务规范、培育和宣传先进 班制度,在摸清水源地主要污染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 典型等途径,培育干部职工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操守 地安装应急处理设施和储备相应药剂,提高应对突发 和从业规范,以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锐 污染的处理能力。 气和科学的态度,做好安全供水工作。 (4)建立供水安全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对全省 (2)加强水质检测能力配置。根据当地饮用水安 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考核和督查指导,对检 全保障水质检测的需要,强化配备水质检测实验室和 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通过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人员。各县(市)供水厂均应按照根据国家颁布的《生 为实现“确保不合格的水不出厂,不达标的水不进管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建设部颁布的 网”的目标,创造了更加可靠的前置条件。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要求配备实 3.2建立严于现行标准的水质检测要求 验室。 我国现行的自来水厂设计、生产和管理标准规范, (3)提高应急处理技术水平。针对浙江省集中式 是在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以“原水 饮用水源地污染特点,建议组织开展城镇供水应急处 水质必须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以上”为 理技术培训和演练演习,特别是对易发的高藻水和高 前提制定的。针对浙江省水源地保护和水质变化的实 色度微污染水的应急处理技术方面,培养和储备一批 际状况,应确立严于现行标准和规程规定的水质检测 技术骨干,提高了供水企业应对多种水源污染的处置 要求,严密监测生产过程水质变化,严格把好出水关。 能力。 同时加快实施水厂生产工艺改造,提高深度处理能力, (4)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以水质为核心 保障供水安全。 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 (1)提高检测标准。对水源水、沉淀水、滤后水、清 作规程,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等各生产环节的 水库和出厂水水质实行全流程、高频次的检测,特别是 规章制度,以及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报表制度,进一 对耗氧量、色度、嗅和味等主要水污染变化明显的特征 步提高以制度管人、管水、保安全的水平。把保障供水 因子,实行1~2 h检测1次,必要时加密检测;发现异常 安全的关口从“龙头”前移到源头;推动全省饮用水先 变化要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对工艺过程中水质突变要 于国家规定年限达标。 立即组织技术会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不达标水 3.4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 不进供水管网。 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 (2)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指导各地落实供水生产 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取样、检 应急措施,所有水厂均增设了应急工艺流程,装置粉末 测和化验等各生产环节的规章制度,以及检测数据的 活性炭、高锰酸钾等设备。储备应急物资设备,提高应 统计分析与报表制度,进一步提高以制度管人、管水、 对水污染处理能力。同时要求各地制定应急预案,并 保安全的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