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
甘肃(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天水741000)摘要院甘肃地区云杉种植面积广泛,分布范围广,在植树造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
同时对园林绿化功能的发挥也造成很大的影但云杉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不仅对正常生长造成很大影响,研究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响。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云杉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实践,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方法,为云杉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院云杉;病虫害;
防治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杉以其抗旱、抗寒能力强,树姿高大挺拔等诸多优势,成为甘肃地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发挥非常重要的生态效益。然而在云杉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却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云杉的正常生长以及绿化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加强云杉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有效的技术与方法积极防治云杉病虫害,为其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进而确保绿化功能与生态效益的良好发挥。下文结合实践,研究云杉病虫害防治工作,旨在为云杉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1云杉的植物学特性
云杉为一种重要的乔木,最高能够生长至45m,呈现淡灰褐色的树皮特征,并列成鳞片状不规则分布于树体上;有短柔毛疏密地分布于枝上;冬芽呈圆锥形,基部膨大;云杉叶表现为条形四棱状,有约2cm长,并呈弯曲特征,叶端尖;云杉球果为圆柱状特征,成熟前主要表现为绿色,成熟后呈现褐色改变,有约10cm长,云杉耐寒、耐阴,气候湿润、凉爽,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沙质土壤非常适宜云杉生长。云杉树体非常高大,节少,其材质偏轻,纹理较直,结构紧密,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2云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甘肃地区气候特征为广泛种植云杉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甘肃定西市华家岭林业试验场在1980年便着手进行云杉苗的培育,并加强云杉防护林建设,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6666.67hm2以上,并对周边地区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近年来,甘肃地区云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在促进造林绿化效果不断提升的同时,还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但单纯云杉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病虫害发生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云杉生长造成极严重的为害,成为当地云杉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现结合实践,对甘肃地区云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逐一探讨:2.1云杉树叶象2.1.1发生为害情况。该虫属鞘翅目、象虫科、树叶象属,对云杉幼苗有极大危害,是影响云杉生长的一类重要地下害虫,多是由于调运苗木过程中将虫害引入而致病。通常在土层下6~20cm处进行潜伏,啃食云杉根部,引发苗木死亡;成虫对作者简介:孙志强(1988-),男,汉族,甘肃天水人,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
-66-
云杉树嫩梢以及芽孢有很大为害,可以在为害部位形成0.3~0.5mm直径圆孔,导致芽孢或枝叶出现萎黄甚至脱落,引发苗木死亡。甘肃地区云杉树叶象每年发生1代,幼虫在育苗土层中进行越冬,翌年4~5月啃食云杉根系,导致苗木发生死亡。2.1.2防治方法。加强云杉苗木调运管理,做好相应的检疫工作,如有树叶象成虫发现时,应及时进行防治,避免传播造成大面积为害。如果云杉已经成林,又发生成虫危害时,可选用800倍液绿色威雷,在云杉树冠上进行喷施防治。倘若发现云杉树叶象为害时间较晚,可间隔15d以上再进行喷施,喷药过程中,选择阴天进行效果更好,但必须要保证8h内不能出现淋雨,不然需要再重新进行药液防治。育苗过程中要加强苗圃土壤处理,可利用3911以及辛硫磷等药剂处理苗圃土壤;如果留床与移床的苗圃地,幼虫在4月上旬进行活动前,于苗床上进行开沟,将3911以及呋喃丹等施入其中,然后浇水。并加强天敌保护,降低害虫为害。2.2云杉梢枯病2.2.1发病症状。此类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类型,云杉感病后,首先从树冠上部发病逐渐向下蔓延,针叶受到为害后,逐渐从绿色向黄色和褐色进行转变,病原菌在云杉针叶与枝条上形成颗粒状的黑色实体,该病害通常在没有成熟的子囊果发病部位的枝梢上进行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子囊孢子,受风力作用影响开始传播,8月上旬是该病发病高峰期,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便不再发病。2.2.2防治方法。弱势云杉苗木是云杉梢枯病的主要发生对象,发病后蔓延速度较快,因此,应在加强营林措施的同时,选用50%的多菌灵以及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配制成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每隔15d再进行1次喷施防治,可以对病菌传播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并及时地处理销毁枯死的苗木。2.3云杉梢斑螟2.3.1发生为害情况。云杉梢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对云杉生长为害较重,主要为害云杉树嫩叶新梢,啃食树冠,对树木正常生长影响极大。甘肃地区此类虫害1年发生1次,通常1龄幼虫取食真空针叶以及在树木新梢部位进行越冬。翌年4月下旬阶段逐渐活动,与树梢部位进行吐丝结网,为害云杉2020年第2期现代园艺绿色植保粘虫板诱虫板在落叶松叶蜂防治中的应用
陈金莲
宁夏(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固原756400)摘要院在2017~2018年,在相同条件下的2个林区分别设立标准地和对照区,悬挂诱虫板防利用昆虫的趋光性,
诱获率治落叶松叶蜂。经2年的防治试验证明,诱虫板对落叶松叶峰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黄板的除虫效果优于蓝板,达95%以上,而且经济无污染。
关键词院粘虫板诱虫板;防治;应用落叶松叶蜂;
落叶松叶蜂学名),又名落叶松红腹透明乳白色,后渐变乳黄色。1.1.3幼虫。长为1.2~1.9cm,头黑褐色,1龄幼虫体长0.2~胸足黑0.3cm,淡绿色。2~5龄幼虫胸部和腹部背面墨绿色,褐色,腹足黄白色。长1.2~1.3cm,宽5cm,1.1.4茧。枣核状,较薄,丝质圆筒形,略带光泽,初期外观呈淡棕色,后为暗褐色。1.1.5蛹。体长0.9~1cm,初为乳白色,羽化前为棕黑色。1.2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落叶松叶蜂在泾源县三镇四乡的落叶松林内都有分布。泾源县1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结茧于落叶层下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后幼虫开始进入化蛹生长阶段。5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35~40d。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羽化后会立即进行产卵,一般卵10~85粒,卵期18~20d。成虫在落叶松的新梢产卵,卵粒在新梢的刻槽内排列整齐。进入6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其中,后,孵化期为20~25d。幼虫共有5龄,以产卵枝条附近的针叶1~4龄期落叶松叶蜂幼虫有集群性,取食范围由自产卵的新为主要食物,随着幼虫的逐渐生长,山西、陕西、河南、宁夏叶蜂,膜翅目叶蜂科,分布于黑龙江、等地,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泾源县落叶松人工纯林1233.33hm2,主要为害落叶松中幼林。1997年在泾源县新民发生时可食光成片县大雪山发生,幼虫取食落叶松的针叶,落叶松林针叶。为害时导致落叶松幼树新梢弯曲,枝条枯萎死亡,难以成林郁闭,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落叶松中幼树死亡。1
1.1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
落叶松叶蜂的形态特征1.1.1成虫。体长0.8~1.1cm,头黑色,触角褐色,具有短毛。翅基片黄色,翅透明,前胸背板两侧黄褐色;中胸、后胸黑色。翅痣黑褐色。腹部第雌虫稍带淡黄色,雄虫后翅顶端淡黑色,第1、第2~72~6背板前缘均为桔红色,6、7~9背板黑色,腿节端部、胫节黑色。腹板中央桔红色;足黄色,足基节基部、雌虫体长8~9mm,腹部第2背板爪褐色。黑色;触角黄褐色;第3~5及第6背板中央均为桔红色。两侧、长1.2mm,初产时1.1.2卵。椭圆形,宽0.4mm,孵化前黄绿色,陈金莲(1971-)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林木检疫。作者简介:,女,回族,宁夏泾源人,本科,
树针叶。6月上旬是该虫为害的盛期,成熟后的幼虫,在为害孵化盛期发位置进行结茧化蛹,7月上旬是该虫的产卵盛期,生在8月上旬,之后进入越冬期。提升幼林郁闭程2.3.2防治方法。进一步提升抚育管理水平,全面剪除度,能够有效降低该虫为害。越冬幼虫进行活动时,被害的枝梢,并集中在一起进行销毁。5月上旬,云杉开始展可通过400倍液的叶过程中,是防治该害虫的最有利时期,0.5%芦碱可溶性液剂进行防治,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2.4云杉长足大蚜对云杉12.4.1发生为害情况。该虫属大蚜科,长足大蚜属,年生主侧梢为害较重,有的单枝能够达到120头虫口以上。每年发生3代,为害后的云杉顶部枝条,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主要通过受精卵于枝条上进行越冬。翌年3月下旬进行孵第2代逐渐进行翅孤化,第2代发生于4~5月,进入6月,并进行雌蚜与无翅孤雌蚜分化,前者向云杉树冠上部飞去,进行第3代若蚜胎生;无翅孤雌蚜还停留在原来为害部位,第3代繁殖。进入6月中旬,开始发育成有翅雄蚜和无翅雌之后产卵授精,蚜,通过受精卵的方式越冬。2.4.2防治方法。积极控制虫源,剪除为害枝条,并集中在一起销毁。卵孵化后,利用400倍液的0.5%芦碱可溶性液剂喷施防治。3结语
总之,云杉在甘肃地区有非常广泛的种植面积,但与此同时,病虫害发生也较严重。为了有效防治云杉病虫害,应加提高防治强此方面的研究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效果,以期能起到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马艳芳,张永强,马慧.9种杀菌剂对青海云杉梢枯病田间防治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18(7)
[2]张山林,马艳芳,张永强,等.云杉树叶象成蟲药剂防治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17(6)
李殿波.优良绿化树种青扦云杉引种栽培技术[J].中国[3]许家春,邵海燕,林副特产,2018(3)
[4]张玉梅,雷晓水,聂俊青,等.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青海农林科技,2018(4)
汪有奎,等.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林[5]尹承陇,苏瑾,业科技通讯,2017(4)
(责任编辑王蔓)-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