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
作者:鲁丽萍
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14217)”
摘要: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相对不足,对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分析它们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有助于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经验;不足;启示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程。当前,城乡二元结构迟滞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所以,对其他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对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应有所裨益。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目前,对“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居民共享文明成果。城乡一体化包含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等多方面内容,强调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模式
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量化指标之一是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而不唯一的度量值。均衡城市化率公式为C=l c2(1+a)n/(1- c)2(1+b)n+ lc2(1+a)n。其中,c 当为前城市化率,C为均衡城市化率,为当前城乡收入差异系数 》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 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 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模式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前苏联城乡一体化模式、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等几种主要类型。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下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代表;东亚模式下有日本、韩国等代表。 四、国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整体上,看国外城乡一体化建设大致具有以下特征:注重规划立法的宏观调控职能;以交通运输促进城乡一体化;比较重视建设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相对重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成绩比较突出的是日本和德国,二者除了重视基础教育以外,还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五、国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失误和教训
(一)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的失误和教训
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具有漫长性和痛苦性负面效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产生了一些灾难性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二战前,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劳动力被迫向城市无序转移,大城市人口畸形膨胀,城市污染严重,危及农村环境。雇主肆意压低劳动力工资水平,致使工人的生活水准和劳动条件恶化,导致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二战后,由于凯恩斯理论盛行,资本主义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城市工业才开始反哺农业;政府的一些措施只是部分缓和了城乡关系和阶级矛盾。 (二)东亚模式的失误和教训
例如,韩国土地平均化维持农业的小规模经营改革在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失业的减少以及社会稳定等收益的同时,对农业的保护导致粮食成本的上升压力日渐明显。 (三)前苏联模式的失误和教训
前苏联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在农村采取集体农庄制,而城市中的企业在采用国有制和公有制;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工农业间存在“剪刀差”,为募得工业化资金对农业低价格高征购和征收各种税费;经济结构方面则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后置;经济区域分布较散,倾向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早期有些特点如强调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对国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对科技的重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后期过分强调计划,活力下降而失败,原有的经验被过分强调而变成了发展的阻碍,又没有进行适时的合理改革,最终导致失败。
(四)拉美城乡一体化模式的灾难性后果。
拉美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拉美农村的“大庄园制”土地所有制土地分配公平不够,缺乏效率的弊端以及城市现代化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有限,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低的现实状况,造成了“过度城市化”,结果导致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整体经济发展则相对较慢,工业化明显落后于城镇化。在管理模式上,忽视这些国家传统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同时,经济却停滞不前,带来城镇贫民大量增加,贫民窟居民难以与与城市融合,犯罪居高不下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六、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一旦出现决策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外城乡一体化成功经验表明,采取某种城乡一体化模式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选择需要立足国情。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发展的低水平均衡或平均主义,而是城乡两大社会经济系统的要素优化组合,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反差的过程,这需要循序渐进动态探索,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须考虑中国特色的国情,既要注意吸收国外其他国家城乡一体化的有益经验,又要注意吸取前苏联、巴西等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沉痛教训。 【参考文献】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王涛.英国城市精密化带动城乡一体化[N].经济日报,2010(03-27)(008) [3]肖万春.美国城镇化启示录[J].城乡建设,2003(05):56-57
[4]World Bank.1990/2000 World development repaort[R].Washington D.C:World Bank Press,2000.210
[5]茶正早,林钊沐,罗微.德国农业概况[J].热带农业科学,2002(02):49-55 [6]毕宇珠,苟天来,张骞之.战后德国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2012(05):99-102转106
[7]姚士谋,房国坤.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比较——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4(02):25-29
[8]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9]李伟,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42)
[10]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作者简介:鲁丽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