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结合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章理解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领悟到“爱需要行动”这句话。 媒体准备:神奇果树游戏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啊? 生:《妈妈睡了》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睡”字是什么结构?它的偏旁是什么? 生:左右结构、目字旁
师:带有这个“目”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啊? 生:眼睛
师:对啊,我们睡觉就是要把眼皮垂下来,这样就闭上眼睛睡觉了。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啊!只要方法巧,就能记得多,记得牢。那我们先来做个识字游戏吧。(神奇果树的识字游戏)
[设计意图]动画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利用神奇果树的flash游戏是孩子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了!还有个人会为你们的表现而非常高兴,她是谁呢? (课件2:妈妈,妈妈们的照片) 嘘,别吵,妈妈睡了!(出示课件3) (教师配乐诵读课文1—3自然段)
师:你们瞧,妈妈睡得多香啊!可是妈妈不是在哄我睡午觉吗?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 生:因为妈妈太累了。
师:宝贝,妈妈已经睡着了,你怎么还不睡呢? 生:我想看着妈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有声有色的形式创设情景,体现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美丽、纯洁、亲切的氛围。
文本本身与教师的声音、动作及传递出的情感本身亦是一种浸润。在这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要求学生:“争取让每个字都进到你的小耳朵里”。 三、分层阅读
师:是啊,妈妈累了,困了,快让她好好儿地睡一觉吧!也让我们静静地这样一位在妈妈怀中,好好儿的看看睡梦中的妈妈。 (出示课件4) 1、边读边思考
学生小声读课文4—10自然段,边读边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词语或者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A、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师:课文中是怎样写妈妈的美丽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5)
师:课文中在描写妈妈的时候写了妈妈的哪里?请你找一找。 生: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嘴巴微微张开 (出示课件6,重点理解:红润)
师:这一个个的词组真的是特别恰当。下面再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话。 (出示课件7)
▲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弯弯的眉毛也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妈妈睡得很香,就连妈妈的眉毛也“睡”得很香。“睡”字也用得非常
恰当,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睡梦中妈妈的安静,妈妈的美。) 师:妈妈长得真美丽,文章描写的也很美,那谁能美美地读与读? B、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师:谁能说说慈祥是什么意思? 一般的时候会用来形容什么人?
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的人,你就会觉得他很慈祥呢? (出示课件8,指名读)
师:是啊,妈妈是那么慈祥,那么爱笑,连睡梦中都在微笑。那谁能来微笑着读读。 (指名读)
师:妈妈梦中的微笑只因为又为她的宝宝想好了一个故事。妈妈要讲故事给你听,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很期盼…… 师:那就读出你的期盼……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慈祥”一词是理解的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大屏幕,思维也更容易集中。教师再以生活实践为线,引领学生逐步理解“慈祥”。 C、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师:妈妈为什么这么累?我们的妈妈每天都要做些什么? 生:做饭、洗衣、上班、接送我们上学…… 师:是啊,妈妈多累啊!所以…… (出示课件9,学生齐读)
师:在这段文字中,有“深沉”、“均匀”这两个词,文中说: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又那么均匀。那什么样的呼吸是深沉、均匀的呢? (生通过表演的方式理解“深沉”、“均匀”。) 师:你能把妈妈睡觉时的这种恬静读出来吗? (指名读)
师:这段文字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大家注意。请看大屏幕,你该怎么读这些词或者短语呢?
(出示课件11:那么深沉、那么均匀、汗珠儿、小鸟儿、干了好多活儿、好好儿。指导后在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这么美的读书声一定能让妈妈好好儿的睡一觉。 四、师生共读课文,体会美文真情。
师:鸟儿的“啾啾”声,树叶的“沙沙”声,真是好听,可惜睡梦中的妈妈,没有听见。但是,对于妈妈来说我们轻柔、爽朗的读书声才是这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好吗? 1、师生配乐朗读全文
2、情感升华(出示课件13—18)
孩子们,我们的妈妈辛辛苦苦十月怀胎,听到你们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妈妈们忍着剧痛在微笑着迎接刚刚来到人世的你。从你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直到你上小学、中学、大学……只要妈妈在,妈妈的爱就会一直伴着我们。
我们的妈妈真美丽,尽管她的身材不是那么苗条,也许皱纹早就已经悄悄地爬上她的额头。
我们的妈妈很慈祥,虽然有时候她会因为不听话的我们而大发雷霆,甚至狠狠地打上几下。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老师也是一位妈妈,有一个四岁的宝宝。我和文中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会给我的宝宝唱歌、讲故事。老师也是一个女儿,老师的妈妈年纪大了,现在生病住在医院里。我的妈妈刚动完手术,需要加强营养,所以我每天早上都会煲汤送到医院给妈妈喝。我觉得这是一个女儿应该,也必须做的! 老师爱自己的妈妈,那你们呢? 生:我也爱我的妈妈!
师:妈妈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出示课件19)
今天早晨儿子送给我一份特殊的母亲节礼物,用儿子的话说,是“大大的惊喜”。当儿子用稚嫩的童声为我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我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一刻,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母亲!儿子,妈妈感谢你,是你让我如此强烈地体会着做母亲的快乐! ——2010年5月9日 (张阔读诗)
师:这是张阔上一年级的时候写给妈妈的诗,让妈妈很感动;老师为妈妈煲汤,老师的妈妈也会很快好起来。同学们,你们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但是我们对妈妈的“爱”要用语言来表达,
要用行动来表示。请记住:爱需要行动!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
(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眉、呼吸、深沉、均匀、额、乏。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慈祥、熟。 (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汗”、“讲”、“响”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其中“讲”字左边的言字旁要比右半部分低;“汗”字的三点水第二点应写的靠左一些,右边起笔要靠近第二点; 弯:第二笔横要略长; “故”右边是反文而不是折文。
(3)、讨论怎么记住这些字。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学生自由朗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说明: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的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 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
(a)很美丽。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度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小结: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 生练读。
(b)好慈祥。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
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
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这一段) 设计意图:“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微微的笑着、好像睡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指导学生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来理解“慈祥”。 师:妈妈这样慈祥,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c)好累。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理解“深沉”、“均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师: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生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生练习朗读。
(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课件:音乐《摇篮曲》。)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a)、你特别想对图中的孩子和妈妈说点什么? (b)、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
(c)、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小本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
设计意图: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5、课外阅读:歌词《疼爱妈妈》。
一颗心融化着酸甜苦辣,一双手每日每夜忙活着家,泪水肚里咽,零钱省着 花,一把情一把爱把儿女拉扯大。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家里操点心,帮妈妈干点啥。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一颗心紧围着春秋冬夏,一双手风里雨里遮挡着家,香的给婆婆,甜的给娃娃,一把情一把爱把日子过成画。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妈妈操点心,陪妈妈说说话。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板书设计:
弯弯的眉 红润的脸→美丽 妈
妈
睡
了
{
微
微
的
笑
着
→
慈
祥 }
干了好多活儿 累了、乏了→勤劳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和这么都老师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高兴)那好,就为老师们送上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的看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
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别人会听不见,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
生大声读后,师:嘘,这样会把妈妈吵醒的,谁再来? (学生再试)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生:自由练读并记忆生字。
师:你们学得可真认真,课文读得满意了吗? 生齐答:满意了。
师:那现在找两名学生读一读。 (师找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生1:**同学读的很好,尤其读**的时候更好,我应该向他学习。 生2:他读得真的很好,特别是**一句,读的特别美。 „„..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已经很好了,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过一过生字关。谁顺利过关,谁就将成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师检查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单字,并进行奖励。)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也想成为“识字大王”,现在小组内检查并奖励。 (小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生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生自由读文) 进行集体交流。
生1:老师,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累。我是从“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又那么均匀。”看出来的,说明妈妈睡得特别香。这是因为她特别累。
生2:老师我不明白“深沉”是啥意思?
生1马上回答:“深沉”就是睡得特别香。就像这样(表演)。
师:**同学通过表演,让我们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呼吸很深沉。” 生2:我还不懂“均匀”是啥意思?
师:你不懂呼吸均匀是啥意思是吗?那呼吸不均匀是啥意思,我们一起来做做。
生表演“呼吸不均匀” 师:那呼吸均匀呢? 生再表演“呼吸均匀”。
师:对了,这就是“呼吸均匀”你们看妈妈睡得多香啊!还有哪儿? 生3: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这可以知道妈妈很累,就是妈妈干完这个,干那个。
师:(圈出“好多活”)根据你们的观察,妈妈都可能干了哪些活? (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
生4:老师,我从这里也能看出妈妈很累,“窗外,小鸟儿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这么多的响声,妈妈一点儿也听不见,说明她太累了。
师:妈妈这么累,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师找学生读(刚开始)说:这么大声会把妈妈吵醒的,小点儿声。(听候评议)你读的很好,如果再把这些词语读的突出一些,就更能体现妈妈很累,你们再读读试试。 (学生练读后再指名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知道的,因为“明亮的眼睛”就是又大、又黑、又亮,有这样的眼睛一定很好看。
师:你说的真好,抓住了这个词语就能看出妈妈很美丽,谁能向他这样也来说一说。
生2:老师我从“弯弯的眉毛”也能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弯弯的眉毛就像小月芽似的,特别好看。
生3:我从“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可以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妈妈在睡觉的时候脸红扑扑的,就像大苹果,再加上弯弯的眉毛就更美丽了。
师:妈妈真美丽。
生4;老师,我从“妈妈的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这里可以看出妈妈很爱孩子,因为妈妈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总唱催眠的歌谣。
师: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这种美比外表的美更美。
生5: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上写着“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眉毛都是长在脸上,这为写睡在脸上呢?
师:我们都来想一想,是“弯弯的眉毛也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还是“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 生:“睡”好,因为妈妈睡了,眉毛肯定也不动了,就像睡着了似
的。要是长还可以动呢。
师:你说的真好,这样就显得睡梦中的妈妈更美丽了,你们看,这个小朋友用词多准确呀!
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指名读后,师评议:听你这么一读,我感觉妈妈长的一般,不能说真美丽。谁能读出妈妈真美丽?
再指名读后,师:他读得好不好?都像他这样读一读。 (全体学生练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从课文里看到了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但是我不懂“慈祥”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懂吗?
生1:老师我知道了,“慈祥”就是脸上带着笑。我爷爷就很慈祥,他总是笑眯眯的。
生2,老师,我也总笑眯眯的,是不是我也很慈祥? 生们立刻回答不行。
生3:我爸爸告诉过我,“慈祥”是说老人、长辈的。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
师:那课文中慈祥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
生1:睡梦中的妈妈嘴角、眼角都带着笑意,很慈祥。
生2:妈妈睡觉的时候,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说明妈妈很
爱孩子。
师:说的真好,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妈妈多慈祥啊! 四、小结: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