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探康复疗养户外环境的感官营造

来源:筏尚旅游网
初探康复疗养户外环境的感 官营造 宋伟玲 摘要:追古溯今,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手法,实现人们 其对于老年人。再比如自然光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户外的光环境设计需要主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景观环境具有合理的自然光线分布。 在冬天采集阳光有助于抵消损失的热量,而在夏天则要 在康复疗养户外环境中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享受,从 而协调人类和自然的互相关系,最终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发展。 关键词:康复疗养景观设计 避免采集多余的热量,还要避免过多的紫外线对人体产生的 伤害。这些可以通过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得以实现。 Abstract:Polling the origin,people get the enjoyment of sense trough the reasonable manipulations of landscape desgin around the environment and outdoor green of healing space,such as vision,tactile and heating,thus coordinative relations of human and nature,inalfly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oay and mind. 2.避免景观设计不当引起的眩光或者其他光污染。 在景观环境设计中,景观小品、场地铺装常常使用一些 反射率高的光滑的材料,比如玻璃、磨光大理石、釉面砖 等;这些材料分布过于密集或不适当分布会导致眩光和其他 光污染。如果在设计中给予应有的考虑,避免这类硬质的铺 装小品等过于密集地分布在一起,根据太阳照射规律去分布 Keywords:healing;landscape;design 它们的位置,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这种污染的发生。另外城市 中很多玻璃幕墙建筑会对环境产生眩光影响,利用绿化和休 古人利用自然环境来进行身心治疗的实践过程中,发现 息设施的朝向位置等尽量避免周边建筑的眩光也应纳入健康 光环境的设计中。 3.环境中的夜间照明应确保行人安全。 夜间景观照明的设计既要保证晚上行人的安全性,又要 确保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研究表明,光刺激会使睡眠质 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景观疗养功效,并自 发、无意识地运用与自然环境的创造中。从结合了道家和儒 家思想的佛教文化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出逐渐形成通过声、 香、触等感官来产生对人们的影响的理论。如声, “百千天 乐,不鼓自鸣,以供养佛”;香,《大智度论》中日: “行 香者,所以解秽污也”。 量下降,加重人的疲倦感。我们可以通过绿化对路灯的光线 进行有效的遮挡,或选择光线柔和的灯具,通过照度、位置 在古代园林里,已有感官对人们的影响的实例。拙政园 有“山花野鸟之间”,其楹柱上悬有撷王籍诗句制作的“蝉 噪林愈静,乌鸣山更幽”名联,而且这里更可听到:春有鸟 转花树,夏有蝉唱高柳,秋有虫鸣涧草……它们与周围景色 以及周边绿化的设计解决这一矛盾。 由于科技的发展,康复疗养空间的建筑外墙可以借助玻 璃,钢结构等。这样不仅能使房内有足够的光照,而且还能 观赏到室外美丽的风景(如图1—1撤玛利亚黎巴嫩社区医院 组成一幅幅变动不居的音画。怡园的“碧梧栖凤”,前庭有 高梧数本,亭亭直立,树冠碧阴张盖,它不仅能蔽炎铄热, 而且喜逢佳雨,会呈现出“疏雨滴梧桐”的乐奏,这是色与 框景)。钢结构还能为我们提供美丽的框景效果。 =、风环境(触觉) 在色声香触四个感官里面,触是最难以把握的,因为从 某种意义上讲,眼睛对于色的认知也是一种触,鼻、耳、舌 也一样,佛教中是指身体对于外界事物触碰的感知。风水中 的“藏风”,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 声交融的精神美餐。 古人已有通过感官刺激,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笔 者试图通过人对环境的五种基本感知方式(视觉、听觉、嗅 觉、触觉和味觉)着手强化来营造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场 地。 舒适度,这对于康复疗养空间尤为重要。所以,根据我国的 地理特点,在东南方向应该布置以草坪、低矮的植物为主, 一、光环境(视觉) 防止避免阻挡夏季凉爽气流的通过。在西北方布置密度集中 的高大乔木为主,可以有效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 通过触摸植物的枝、叶质地(草质、纸质、革质、蜡质 等)和形状(锯齿状、尖刺状等)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 这就是触觉园。各种植物的叶子有不同的质地感觉,而具 在人居环境组成中,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与人 们的生活起居以及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光环境可分为自然光 环境和人工光环境。舒适的光环境不仅可以带来宜人的室外 空间,还可以增加建筑的自然采光,改善室内光环境。最近 的研究还表明,自然光的照射量与心脏疾病有很大关系,尤 齿、有刺的植物在我们周围也不少,如火棘、构骨等。同 一58— 时,触觉园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地坪、岩石的种类作展示,给 人以色彩、质地(自然毛面、烧毛面、斧斩面、磨光面、锯 理论和心理学结合。如佛教中的六尘与养生,为我们提供从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积极养生的观点,也就是道 平面等)的对比。 家中的“养形”,在疗养空间中的绿化和水景设计可以融入 在伊丽莎白和诺那・埃文斯疗养花园中,通过适当的景 这种观点;有些是理念上的模仿,如禅宗思想要求只有意境 观设计手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享受,来感受身 边的美景。 美的创造,才能达到精神的超脱,这与道家“养神”是一致 的。相信未来康复疗养户外空间的景观设计一定会得到更好 更大的发展。 三、声环境(听觉) 组成园林中的声景元素,包括自然界所具有的声音和人 (作者单位:广东铭锦城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CF-& ; 2011.4) 工之音。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瀑布之声、流水的 声音、乌虫呜叫的声音;人工之音如:人工处理的假山之中的 流水的声音、各种燥杂的声音、寺院钟声、背景音乐、音乐喷 泉的混合音等。可以采取两种手法创造一个优美的声环境: 1.制造“美妙”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魏子孝、聂莉芳著.中国古代医药卫生.商务印书 馆.1996. 在康复疗养空间中,设计师有意识地营造一些会发出优 【2J约翰oc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一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美声音的环境,如水流动、撞击的声音,选择可与风、雨变 化构成独特景致的植物。不同的水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潺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I3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J的流水声、叮咚的泉水声会让人安静,哗哗的雨水声、嘀答 的雨滴声可抒发乡愁,汹涌的波涛声会激发人的雄心壮志, 水中蛙鸣声会引起童年记忆。当然设计时要把握好尺度关 系,将动态水景安排在向心空间的焦点上、空间的醒目处或 [4]f台湾】郭毓仁.园艺与景观治疗理论及操作手册. 中国文化大学景观学研究所,2002 【5J[台湾】江姿仪.益康花园本土化实践之描述性研究_ 国立台北护理学院旅游健康研究所,2005 [6】Barnes,Marni1996, “景观建筑的治疗艺术’’. Designda r change1996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American 视线容易集中的地方,这样会更添加空间的感染力。 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叶片相撞,可产生美妙的声响, 对于镇静自律神经特具功效,也可启迪智慧,诱发艺术美 socieW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感。如风吹竹林的萧瑟之声,就具有镇静解热的作用,特别 适合心脏病患者静坐休息;松涛之声可以励志,同样具有医 疗功效。 2.减少噪音 【7]Barnes,Marni.1999. “设计哲学”,in Healing gardens: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Clare Cooper Marcus&:Marni Barnes。eds).New York:John Wiley&:Sons.Inc. 户外声环境的控制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树木的枝叶通 【8】Cooper Marcus,Clare,and Marni Barnes,1 995 Garden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users,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Martinez,CA:Center for health design. 过与声波发生共振吸收一部分声能外,树叶和树枝间的空隙 还可以像多孔吸声材料一样,再次吸收一部分声能。树木减 噪作用与叶片密度、林带结构和绿化带分布方式有关。重叠 排列的大面积高大阔叶林比针叶树林具有更好的降噪作用, 但在拥挤的道路两侧不便大面积种植树木。因此,仅靠面积 不大的草坪和行道树获得吸声减噪效果时,宜种植叶片小而 密、空隙率较高的植物。交通噪声的声场强度是随高度增大 幅衰减,灌木较乔木好,常绿树优于落叶树,针叶树比阔叶 树有效。所以,行道树的栽种还必须考虑降低街道噪声的要 求,常青针叶林配以灌木和草坪便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伊丽莎白和诺那・埃文斯疗养花园的示范探险区位于沉 思区低矮围墙的后方,该区域修筑高高的石墙,这里是植物 园园艺临床医学家的“战场”。 四、总结 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古人已经考虑到中国传统的养生 一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