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新闻业务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估计占10%,每小题1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
1、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评论体裁是:(B)
A.社论 B.本台评论 C.编后话D.谈话类评论
2、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叫做(D )。
A.广播评论 B.广播漫谈C.编后话 D.谈话类评论
3、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C)。
A.新闻述评B.新闻调查C.电视述评D.舆论监督节目
4、在新闻评论中,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叫做( D)。
A.评论的要素B.论据C.论点D.论证
5、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就叫做(A)
A.录播B.录像C.播出D.直播
6、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这一环节叫做(A)。
A.新闻栏目编排B.统筹策划C.录制播出D.通联E.稿件编排
7、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效果、音乐等而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叫做(A)。
A.音像编辑合成 B.栏目编排C.录制播出D.稿件编排E.修改稿件
8、广播电视中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即(E)。
A.片头B.评论C.专题D.节目E.栏目
9、 广播电视中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是(A)。
A.本台短评B.编后话C.小言论D.脱口秀E.主持人评论
10、为《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的是(A)
A.温家宝B.李鹏C.江泽民D.朱镕基E.李长春
二、多项选择题(估计占10%,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
1、评论的论据有多种,但按各种材料的性质来分,主要可归为(AB)
A.理论性论据B.事实性论据C.真实的论据D.新鲜的论据
2、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离不开衡量标准。衡量的标准主要有(AD)
A.新闻的标准 B.科学C.统一D.社会效果的标准
3、订正事实要达到的标准应该包括(AB)。
A.真实B.准确C.生动D.合理E、统一
4、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相比,主要特点是:(ACD)
A.标题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B.标题的长短有不同C.作用有所不同D.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
5、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
A.真实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兴趣原则E、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
6、字幕一般有如下一些常见的基本形态(ABCE)
A.独立型字幕B.转译型字幕C.主导型字幕D.解释型字幕E、表达型字幕
7、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
A.传播内容不同B.传播目的不同C.传播方式不同D.传播效果不同
8、一般来说,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即论点与论据的结合方法主要包括:(ABCD)
A.据事说理B.对比说理C.论辩说理D.算账说理E、形象说理
9、述评大致可分为(ABCE)
A.工作述评B.形势述评C.事件述评D.国际述评E.思想述评
10、电视谈话类评论的主要形式有(BDE)
A.访谈式电视谈话B.讨论式电视谈话C.论坛式电视谈话D.现场参与式电视谈话E.漫谈式电视谈话
11、电视述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ABCD)
A.调查性B.分析性C.解释性D.论辩性E.专题性
12、新闻评论在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有着与新闻报道不同的特殊功能,具体表现为:(BCDE)
A.解释功能B.表态功能C.深化功能D.引导功能E.协调功能
13、新闻性栏目,目前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ABC)
A.专题型新闻栏目B.消息类新闻栏目C.杂志型新闻D.社会新闻栏目E.调查类新闻栏目
14、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ABE)
A.新闻信息的统合B.把关C.编辑稿件D.策划E.发言
15、一般来说,评论的论点有以下几个基本的要求:(BCE)
A.掷地有声B.新鲜独到C.观点正确D.简洁精炼E.论点集中
三、简答题(估计占30%,每小题6分)
1、试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流程。
2、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设置需要注意和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3、请结合实例,谈谈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
4、广播新闻制作中在音响的选用和合成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电视新闻在编辑制作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手法和技巧?
6、什么是新闻编排,新闻编排中常见的技巧有哪些?
7、与报刊杂志的新闻评论相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8、试述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
9、要办好谈话类评论节目,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0、请结合实际,谈谈采制舆论监督节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估计占20%,每小题10分)
1、请分析下面广播评论的说理特色。
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
在横向经济联合中,不少乡镇企业纷纷外出找门路、攀“高亲”,巴不得弄个附马当当。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可举国之内,附马能有几个?能和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乡镇企业不会很多。
攀不上高亲怎么办?一个村办厂厂长说得好:“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他这个村离公路比较近,又有不少集体公房,具备发展工业的一些条件,他们曾经人接人地外出攀亲,一直未能如愿,后来他们了解到,当地有个养禽专业户,因为地处偏僻,房屋不足,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这个村办厂就和那个养禽专业主起了养殖联合体,进而发展为孵化到加工生产的一条龙生产线,双方得益都不浅。厂长开玩笑说:“我们小夫妻过得还挺不错呐!”
在生活中,有些人找对象就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拖成了大龄青年。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只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能够取得的好的经济效益。“高不成”也可以“低就”,当不上“附马”,同样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2、请分析下面一组新闻在编排上的特色,并试分析其优劣。
节目串联单:
1、 聚焦立法听证:本市举行首次立法听证,机动车和行人、骑车人发生事故如何赔偿成为关注焦点
2、 聚焦立法听证:听证会激发百姓参与,专家评点这是民主立法的新尝试(录音消息)
3、 聚焦立法听证:骑车人被撞进机动车轧死,两辆涉案车如何划分责任尚无定论
4、 聚焦立法听证:一对老夫妇拦住长城赛福车,声称开车的吓坏了骑车的
5、 关注无障碍:残疾人代表检查西城无障碍设施,部分设施美观但不实用(录音消息)
6、 关注无障碍:短评,到底是在撑门面还是在办实事
7、 前三门大街铺辅路昨晚开始铺油
8、 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昨天全面开工
9、 北京西客站出站系统将新装10部滚梯
10、 简讯: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未来十五年前增至1.4亿量
11、 简讯:大连一辆液氨罐车翻入水库
12、简讯:马来西亚直升机坠毁,4人丧生
13、简讯:土耳其直升机坠毁,5人死亡
五、写作题(估计占30%,每小题15分)
1、 请为下面新闻制作适合广播电视新闻特点的标题。
“我当时真的是冲着一名教授,才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一进门才发现只有全校开大会时才能听到他的教诲。”一位大一新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记者对北大等10所进入国家“211”重点建设的高校进行了一次微型调查,本学期10所高校上千位博士生导师、教授、院士为本科生上过课者寥寥无几。
对名教授很少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博导时间紧顾不上,带研究生、稿科研、学术交流都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本科生的课时一般较长,时间根本保证不了;二是不少博导认为有些不一定比讲师讲得好,讲得有经验,又何必非亲自讲呢?第三也有部分博导觉得上本科生课是“教书匠”,不小报酬却不高,不值得干。
人民大学著名教授高鸿业曾任科罗拉多大学客座教授,他告诉记者:“在美国再大的教授,每周也必须给学生上3个钟头的基础课。教学相长,教授把他的人生经验、治学方法融在知识中交给学生,教授也从学生身上了解了他们的一些真实想法,同样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崔琦在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推掉了不少应酬,但每周给普林斯顿大学生的三节固体物理谭照开不误。看来不在乎忙的程度如何,关键是观念,重视教学的观念。
2、 请按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规律和特点,将下面提供的新闻编排成一期社会新闻栏目,并阐明编排理由。
1、 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
某小区的居民发出倡议,并设立了二手物资信息台。不管您家是有淘汰的早货,还是想求购点东西,都可以来登记,由居委会统一调配,在小区内消化旧货。
2、 无障碍通道有障碍:
盲人杨大姐反映,北京的无障碍通道障碍实在大多了,给残疾人带来了很多不便。
3、 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
4、 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
5、 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
6、 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
7、 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
8、 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
9、 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
10、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
11、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12、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
3、请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为例,策划和组织一场关于春运的电视直播报道,并写出简要的报道策划方案。
4、 请根据以下材料,以2005年2月21发稿时间,撰写一篇不超过300字,适合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稿。
材料:
今年春节,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异常火爆,井冈山接待游客2.1万人次,1.2万名党员到瑞金革命旧居旧址参观学习,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把握,红色旅游为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动活泼的社会课堂。
江西自2001年开始,投入10多亿元,以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和红色景区接待设施的建设,对井冈山、瑞金和南昌八一起义等30多处重要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复原,在井冈山修建了“井冈山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投入4400万元修建以声光电为主要展示手段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全景画展示馆”。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新建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塑像;省政府投资1.7亿元新建的省博物馆中专设革命馆;各级党委、政府还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征集革命文物、维修革命旧址和更新文物陈列工作,等等。
江西省先后推出了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产品,形成了 “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瑞金-长汀-高州-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的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 “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 金牌线路、 “南昌或井冈山-萍乡-韶山-长沙” 等精品线路。
江西下大力气进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台扶持旅游的优惠政策。近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正式开辟了国际航线;井冈山军用机场改扩建为旅游机场,现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线;江西高速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三年增加1000多公里,实现了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道路全部高速化,使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上饶等红色旅游景区都在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中;在“京九”线上,设置了“井冈山火车站”,修建了“泰井”高速公路;瑞金修通了“京福”高速公路江西段、“昌厦”一级公路江西段和赣州到瑞金二级公路,并将建成赣州至龙岩的铁路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红色旅游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吸引游客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新近出台的《2004》《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向全国旅游业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提升景区产业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规定,国家为将获得重点扶持的红色经黄旅游景区设下了较高的门槛----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
2005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 5、请为撰写的新闻撰写一篇字数不超过300字的编后话。
模拟题参考答案:
请分析下面广播评论的说理特色。
四、案例分析题《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
考点归纳:论点:(1)观点正确(2)立论鲜明(3)新鲜独到(4)论点集中
论据:(1)理论性论据(2)事实性论据
论证:(1)据实说理(2)对比说理(3)辩论说理(4)算账说理
1、这是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作品,结合农村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采用比喻、例证等受众容易接受的评论手法和群众自己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明白如话、入情入理。
(1)语言上,非常通俗化、口语化,运用受众容易引起兴趣的材料,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它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乡镇企业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想与一些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思想比喻为想“攀高亲”,弄个“附马当当”,即形象贴近,又通俗易懂。用群众自己的语言----厂长一头一尾的两句话,非常准确、形象的表现出从实际出发选择合作伙伴的好处。
(2)形象说理,事理融合,这则评论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例----与养禽专业户联合的村办厂办得挺红火来说明论点,让人亲切可感,说服力很强;评论最后还采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把乡镇企业横向联合比作生活中的“找对象”,劝有关政策者不要高不成低不就,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也能娶上好媳妇。
考点归纳:新闻栏目编排:(1)突出重点
(2)优化组合: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合
(3)巧妙安排结构:峰谷、节奏、分段
(4)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
(5)保持风格的统一、整体基调
2、这期《交通新闻》的栏目编排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节奏感强,是一次编排得比较成功的节目。它在编排上有以下特色:
(1)突出重点。这期交通新闻把头条的文章做足,从不同角度用四条报道来聚焦“立法听证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使节目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抓住听众的注意。中间关注无障碍的录音新闻配发了短评,形成整个节目的次重点。
(2)节目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搭配合理。这期节目体裁涉及口播新闻、录音消息、短评、简讯,形式多样,内容上也做了精心安排,头条一组报道聚焦立法听证,中间两条配合式报道关注无障碍问题,通过配发短评深化报道的力度,然后三条关于交通的报道把最近的动态体现出来,最后用四条简讯结束,这部分节奏快,信息量大。从整期节目看,前半部分重在深挖,后半部分短平快,一张一弛,在重点突出的同时,兼顾一般,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
(3)突出广播特色,优化稿件配置,这期节目有两个录音消息,体现了广播的优势,而录音消息的位置也经过了精心安排,穿插在节目中,有利于调节听众的收听状态,中间三
条最新动态内容均是工程进展,最后三条简讯都是关于事故的报道,使非重点信息的报道也有了一定的集纳特点,使节目的整体性加强,让听众感觉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结构严谨。
五、写作题
1、本科生缘何难见教授面? / 本科生课堂,教授难现身!
2、节目编排如下:
(1)无障碍通道有障碍
(2)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
(3)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4)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
(5)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
(6)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
(7)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
(8)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
(9)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
(10)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
(11)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
(12)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
这期节目编排分为三组,第一组1—6是社区新闻,主打的内容是无障碍通道有障碍,把观众反映的问题编排在一起,突出贴近性;这组新闻的后两条是新风尚和新办法,起到舒缓节奏,启迪思路的作用;第二组7、8是新闻,动态性比较强;最后一组是来自郊区农村的报道9—12,有新鲜事,也有新动态,目的在于掀起又一个收视小亮点,在观众疲倦之时,加入有趣的内容,令观众持续收视。
注意:编排方式可以很多样,自己言之成理即可。
3、春运报道策划方案
报道主题:直击中国铁路春运
报道目的:在公众与铁路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化解乘客与铁路间的矛盾,在春节临近时营造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
报道时机:选择农历腊月二十七、八铁路春运的最高峰进行直播
报道内容:铁路系统的紧张忙碌、回家乘客的焦急情绪、中国铁路春运的历史回顾、
专家对铁路春运的理性分析等等
报道思路:分动态报道和静态报道两种,静态主要报道各大铁路枢纽(包括各大火车始发站、中转站、终点站的购票、乘车、调度情况),动态报道则以记者的体验式采访为线索,报道铁路春运过程中的情况。
报道方式: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报道方式,选择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火车站进行多点共时直播,由各路记者现场出镜报道。选择北京到广州、上海到成都的纵横两条铁路线,由乘车记者进行亲历式报道。其间穿插演播室主持人对专家及政府官员的访谈,并适当穿插相关的背景资料。
报道规模:受报道内容的限制以及日常新闻播出的限制,本次直播报道虽然历时两天,但不准备采用不间断的连续报道方式,而是采取分时段直播,如选择列车出发、到达,开始、高峰、结束等几个时段进行集中直播。
报道范围:报道范围涉及全国铁路春运,但可以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铁路枢纽来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
考点归纳:编者评论:(1)归纳、引申、深化、生发
(2)对事实提出看法,做出分析,抒情、联想,借题发挥
(3)提示说明、评论表态、提醒建议、强调补充
4、在今天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我省有“四线五景”榜上有名。这次我省入选的精品路线包括南昌、吉安到井冈山一线,
赣州、瑞金到古田一线等4条精品线路;萍乡、井冈山、上饶集中营等五个景区则入选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的,全国共有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入选。我省是全国比较早地开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但目前也面临提升红色景区素质的压力。新近出台的《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上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门槛比较高,要求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
5、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我省入选4条,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省上榜5个,这令我们这个红色旅游大省有些汗颜。虽然咱们是搞红色旅游比较早的一家,可现在其它兄弟省份也不甘示弱,北京、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与他们相比,我们省的景点层次偏低,5A景区数目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难怪这次上傍的线路和景区数量上还偏少。做得早,还要做得好,目前,我省红色旅游应该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好在现在还不晚。
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 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A 小报 B 邸报 C 开元杂报 D 报房京报
2、 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B、进奏院状 C、朝报 D、阁抄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 )
A、1815年8月15日,马六甲,B 1815年8月15日 广州 C、1815年8月5日 马六甲, D1815年8月5日,广州
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磺 B、邵飘萍 C、戈公振 D、李大钊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 )A、《新青年》 B、《京报》 C、《时事评论》 D《每周评论》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
A、《新闻周刊》 B、《新闻研究》 C《新闻战线》 D《新闻学》
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 B、1927年 C、1921年8月 D、1923年2月
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 )A、《生活周刊》 B、《大众生活》 C、《抗战》 D、《生活日报》
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A、 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 )
A、《解放日报》 B、《红旗日报》 C、《人民日报》 D《新华日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 )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
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 )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
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 )写的(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
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 )在( )文章中的话
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
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 ),副刊是( )
A、瞿秋白 B、 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
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 )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 )( )( )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
10、人民日报诞生于(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 )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
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 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 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
三、简答题
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2、范长江的新闻活动经历。
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
四、论述
1、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经过以及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作用。
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历史沿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B;5、D;6、A;7、A;8、D;9、C;10、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3、A、B、C;4、A、C、D;5、C、A;6、B、C;7、A、C;8、A、B;9、A、C、D;10、A、B。
以下简答与论述题的答案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做适当详略调整和角度变换。
三、简答题
1、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
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2、答: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
1936年夏回天津后,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1937年初西安事变采访后,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卢沟桥、保定、淞沪、南京、武汉;1938年又深入淮北战场,写下许多战地通讯。3年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撰写70多万字的通讯。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0月脱离《大公报》,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中共海外机关报《华商报》。
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
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952年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文革中受到迫害,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不幸逝世。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3、答:《晋绥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答: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在是1940年12月30日是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1943年春,因电子管损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于抗战胜利之时恢复播出。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迁至瓦窑堡(现子长县)继续播音,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播音时间逐年增加。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英文译名为CHINA NATIONAL RADIO,英文缩写为CNR。
四、论述题:
1、答:延安《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
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今日新闻》合并而成。对开4版,为根据地第一份大型日报。第一任社长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从1942年8月起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该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不断改革进步,1942年4月1日,该报在中共整风运动中改版,刊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将原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在整风运动中,该报开展了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讨论,先后发表《党与党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等社论,刊登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新闻的界限以及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许多领导都为该报撰写过文章,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其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首先在该报发表。该报副刊曾发表大量文艺稿件。1947年3月27日出至2130期停刊。
2、答:(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1952年2月新闻总署撤消后,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宣传业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1954年11月起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技术行政业务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一度由文化部)领导,宣传业务仍由中宣部领导。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历任局长有:李强、梅益、邓岗、张香山等。1982年5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该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
(2)、广播电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82年5月,根据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
视部,属国务院领导。历任部长为吴冷西、艾知生。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将管理国家电影事业的职责也并入广播电视部,该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是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方案和经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而成。同年4月8日正式挂牌并启用公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