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三字经⼈之初教案]中班国学三字经教案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种美德。教具准备:⼩⿊板、挂图教学流程:⼀、导⼊揭题⼆、学⽂晓理三、扩展活动教学过程:(⼀)导⼊揭题:
今天,⽼师要给⼤家讲⼀个古代的孩⼦讲谦让的故事,请⼩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个什么道理?
(⼆)学⽂晓理:
1、请学⽣借助拼⾳⾃读⼀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讲解这⼏句的意思。 (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从⼩就应该知道的。⼀个⼈⾸先要学的是孝敬⽗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图⽚)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选⼀个最⼩的? ⑷孔融把⼤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会怎样想?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结:孔融⼩⼩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便⾯前不抢先,能让⼈,他不仅受到了全家⼈的称赞,也受到了世⼈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朋友学习的好榜样。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4、⽼师朗读三字经,请学⽣⼀起读。5、⽼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朗读经⽂,背诵经⽂7、故事情景再现:学⽣表演。
(三)扩展活动:学习⼉歌《谦让歌》《谦让歌》好⼉童,要谦让,好处、
⽅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先别⼈,后⾃⼰,⼈⼈夸我你真棒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学⽬标:
1、⾃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通过学习,明⽩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教学过程
⼀、多种⽅式,复习旧知。⼆、诵读感悟
1 朗读原⽂,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尤其是平翘⾆的读⾳。 (原⽂:⼈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多读⼏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把原⽂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 (5)⼩组⽐赛读,看哪组读得⼜准确⼜流利。(6)开⽕车读,看哪列⽕车读得⼜快⼜准。2、、诵读原⽂,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读⼀读。 (3)指名读,⽣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进⼀步读出节奏韵律。)(4)拍⼿打节奏,齐声背诵。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的含义。
(3)你们学明⽩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讲吧!(配乐,进⼀步感悟原⽂所蕴含的深刻意义。)(4)⼩结:只有知道这些,才能让学⽣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帮助。三、拓展升华
在⽣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法吗?说说理由。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背诵给家长听。
2、亲⾃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中的典故,⼩组合作试着表演。中班三字经国学 1、三字经读后感(2016-01-13)2、三字经读后感2000字(2016-01-19)3、三字经读书感(2016-02-13)4、写关于三字经的作⽂(2016-03-05)5、三字经,读后感(2016-04-25)6、三字经读后感800字(2016-05-08)7、启蒙弟三字经(2016-05-17)8、三字经感悟(2016-05-29)9、三字经⼩学⽣演讲(2016-05-30)10、《三字经》读后感(2016-05-31)11、三字经全⽂是(2016-06-01)12、三字经读后感200字(2016-06-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