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1)、质量。国际标准IS09000:2000比较全面而准确的定义了\"质量\"这一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所谓\"要求\",指的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者必须履行的需求或者期望\"。它不仅包括客户的要求,也涉及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应当符合国家及地方管理当局的法律、法规及现行相关政策。质量具有一系列特征,包括动态性、相对性与时效性。而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应适用、安全、美观、經济。
(2)、建筑工程控制。所谓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指的是指导与控制建筑工程中涉及质量的互相协调的活动,通常包含方针与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所以,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可以解释为确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职责,并在整个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及质量改进等等措施来实施的涉及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对建筑企业而言,没有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的进度与效益就无从谈起。可是由于建筑市场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有些施工企业过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没有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予以足够重视,导致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难以实现。研究发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筑市场不够规范,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建筑法》在一些地方贯彻落实不到位,甚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这导致腐败成本成为企业不堪承受之重,企业盈利率被进一步降低,经营活力濒临枯竭。过度与恶性不良竞争普遍存在,建筑工程质量难以提高。
(2)、质量体系不够健全。很多施工企业重经济效益轻质量管理,缺乏足以提供质量保障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一些企业虽通过了认证,但只是将认证当做企业名片加以宣传,却没有严格依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来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意识,导致认证工作仅仅流于形式。
(3)、从业人员质量意识不强。质量意识综合表现了人们对质量的理解与态度,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关。很多施工企业高管没有高度重视质量问题,目标重点放在对工程利润、施工进度的追求上。一线工人也缺乏应有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一线工人大多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不懂得标准操作规程与具体质量标准,更谈不上如何达到标准。甚至无证上岗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若干因素
建筑工程界早已提出影响工程质量的4M1E: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1)人的因素。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决策、管理、操作等相关人员素质,都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业内要求必须持证上岗。
(2)材料因素。包括各类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构成工程实体的所有工程材料。它们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建筑刚度、强度、安全性、使用功能和外表观感。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
(3)机械因素。包括两类:组体和配套的工艺设备与各类机具,施工中使用到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质量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4)方法因素。工艺方法,即现场施工采用的包括组织方案在内的施工方案。其合理程度与科学性对质量起着不言而喻的影响。
(5)环境因素。工程环境包括技术环境、作业环境、周边环境与地理环境。环境对建筑工程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
3.2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4M1E,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1)策划管理好建筑工程目标。利用ISO9000族标准来要求建筑企业,督促它们建立并运行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涉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此促进质量控制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同时加快推进建设监理制,完善各项配套措施,通过质检小组攻关活动来实施质量否决权。
(2)开展好人员技术交流活动。技术交底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项目施工参与人员可以多方面了解工程要求,充分做好工程项目实施所需的各方面准备,保证项目操作可以达到理想状态。作为一项经常性技术工作,技术交底有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合理选择,且必须参照诸如设计图纸、操作工艺、验收规范、质量检验等内容来确定技术参考。根据施工进度,项目经理要分阶段向职能人员及工长交底;每项任务施工之前,工长也需要对各队组长交代明白。以此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会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而受影响。
(3)搞好建筑材料管理。通过建立建筑材料管理台账,对建筑材料的收、储、发、运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技术管理。首要控制好材料的源头,遴选专业知识扎实、质量鉴定能力较高的采购人员,详细掌握各材料供货商的详细资料,提前安排建筑材料的运送计划和运送路线。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料的检查验收,防止混料和不合格材料进入。还要搞好建筑材料的储存,做好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潮防水功能。
(4)提高工序的质量控制水平。工序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的核心追求,对各项施工工序都务必积极完善。各个小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个建筑工程,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水平都会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都不可掉以轻心。而且每道工序都涉及到4M1E,控制工序质量也都须从这些因素出发开展工作,从而准备把握质量控制点,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来强化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
(5)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施工环境涉及到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因素,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比如气象条件、空气流动、自然光照等,会从各个细小的方面影响到施工方案与操作技术。从空间学角度来看,由于每个工序都环环相扣,如果控制不好上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后续工序的施工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当温度过高过低,湿度明显变化,或者阳光暴晒严重时,施工单位要采取季节性的施工保障措施,避免因冰冻、干裂、冲刷等气象因素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下降。从制度层面,工程单位要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及时监督巡查施工现场,贯彻落实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促进操作者文明施工,避免多余的施工污染问题,降低工程成本消耗。
4、结束语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发挥实用价值的主要评判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更是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务必采用针对4M1E的质量控制模式,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
体系,实行全过程控制、动态管理的质量控制运行机制,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工程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亚娥.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11(12)
[2]陈大海,章表,钟云海.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