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趣味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
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 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
二、 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
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 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
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
【征文】 “教师梦之声”系列征文活动
作者:项目组 发布时间:2013-10-11
各位亲爱的老师:
有人说,教师是烛光,燃烧自己释放光芒;有人说,教师是翅膀,能让学子在太空翱翔;有人说,教师是奠基,构筑的人才大厦高万丈。作为教师的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用心血和汗水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承载一代又一代家长的信任,留下一幕又一幕难忘的回忆,这些回忆中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成长、有我们的辛酸、有我们的感动。
为了充分发挥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师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进一步总结培训中的优秀成果,展现教师的风采,展示各级管理员和学员在培训项目中
的成长历程,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特组织了此次“教师梦之声”系列征文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一、主办单位: 中国教师研修网 二、征文主题:
三、征文题目:
1.中国好教师;
2.当梦想照进现实——在三尺讲台上实践我的教育梦; 3.我是智多星——校园糗事应对史; 4.献歌国培——国培赛诗会;
5.畅话桃李情——我身边的情感故事。
四、征文对象:
凡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参加“2013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区县管理员、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学员均可参加。此次活动为自愿参加。
五、征文时间:
征文开始时间:2013年10月11日 征文截止时间:2013年12月15日 六、征文要求:
1.来稿作品务必为原创,内容应积极、健康,紧扣本次征文的“教师梦之声”主题,标题在征文的五个题目中任选,字数在3000字以内(诗歌除外),尽量避免使用人物的真实姓名。结合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您的梦想、您身边感人的故事、您的管理心得等;
2.来稿务必在正文结尾处右下角写清楚作者的姓名、区县、单位、班级、角色等;
3.来稿格式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题目为宋体,三号字加粗;正文内若有插图,须对插图作简要介绍;
4.征文形式以文本内容为主,照片或截图为辅。 5.来稿内容可侧重以下方面:
实践: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反思自己在教学理念、过程、行为上的变化;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带动同伴共同提高;
经验:在经历培训组织管理、课程学习和网络研讨、简报制作、在线交流等环节之后的心得与研修经验(学习或管理上的经验均可);
感悟:抒写参加培训的感受和体会,诗歌、散文等不限; 故事: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研修故事。 七、投稿须知
1. 所有征文均采用邮件的方式进行,本次征文不收取纸质来稿,请将稿件投递至邮箱(zhaojing@yanxiu.com,主题为:区县+班级+姓名)。
2. 请在文章结尾写清自己姓名、区县、单位、班级、角色(学员、班级指导教师、区县管理员等)。
没有哪位教师不想成为有智慧的教师,但 是, 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 列夫·托尔斯泰说: “书是智慧的钥匙。”教育智慧的生成,需要教师 手捧书卷,沉浸其中。翻开《今天,可以这样做教 师》,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掩卷沉思,无不令人欣 喜、感动。这是一本可以让教师汲取智慧的书, 而教育的智慧就来自于———
仁爱与赏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 无一不是对教 育事业热爱、执着,对学生关爱、负责。然而,要 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还必须具有仁爱之心。 教师桂贤娣被称为“小学里的大师”,从教 多年,经常问自己3 个问题:你爱你的学生吗?
你会爱你的学生吗? 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 吗? 也就是说,身为教师,要爱学生,更要懂得如 何去爱。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桂贤娣按照学 生特征将其分为十大类,提出了极具特色的“因 生给爱十法”———病残生爱在得体、体弱生爱在 关心、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 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 重、普通生爱在赏识、后进生爱在鞭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一个有智慧的教师眼 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 是还没有被发现。如果每位教师都善于用“放大 镜”观察学生,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也能让学 生的潜能爆发。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赏识,赏识是人走向 成功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则是培养、引导学生 走向理想之路的“金钥匙”。
坚持与改变
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 就,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坚持。
“成功无捷径! ”是第56 号教室的座右铭, 也是雷夫的座右铭。在过去的20 多年里,他每 天都在一片漆黑中赶到教室, 用大量的时间和
学生相处, 寒 暑假也不例外„„雷夫就这样沉 浸在坚持中,并在坚持中收获幸福。 如果说雷夫所处的环境与我们不同,那么, 在同一片天空下成长起来的教师的经历对我们 更有借鉴意义。魏书生,为了实现教师梦,写了
150 多次申请书;薛瑞萍,在“经历了一大圈后,
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学校的办公室”,于 是重返教师岗位„„
诚然,教师要获得职业幸福感,不仅要坚持 梦想、坚守岗位,还要积极做出改变,像教师汤 普逊一样。
许多年前, 汤普逊对她五年级的学生撒了 一个谎,说她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但这是不可 能的,例如泰迪———一个邋遢、上课不专心的男 孩。一天,汤普逊翻看学生的学习记录表,意外 发现泰迪之前的老师对他的评价。 一年级的老师:泰迪是个聪明的孩子,永远 面带笑容。他很有礼貌,能让周围人都感觉快乐! 二年级的老师:泰迪很优秀,很受大家的欢 迎。但是,他的母亲罹患绝症,他很担心,家里的 生活一定不好过。
三年级的老师: 母亲去世, 泰迪一定很难
过,他很努力地表现,父亲却依旧忽略他。若再 没有改善,家庭生活将严重打击泰迪! 四年级的老师:泰迪开始退缩,对课业没有 兴趣,也没有什么朋友,有时还在课上睡觉。 此时, 汤普逊才了解了真实的泰迪。从 此,她开始特别关注泰迪,这让泰迪的心慢慢 活了过来。很多年后,在泰迪的婚礼上,汤普 逊热泪满盈地告诉泰迪: “泰迪, 是你让我相 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 该怎样教书! ”
有人说,教师要做学生的贵人,但泰迪何尝 不是汤普逊的贵人。
细节与反思
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差别,并不神秘、复 杂,通常体现在不易觉察的细节上。 同样是开学第一天, 教师俞玉萍并不只是 点名、打扫卫生、发新书,而是根据每位学生名 字的内涵书写寄语, 在学生心上种一粒爱的种 子。这是俞玉萍开学第一天一个不起眼的举动。 然而,这看似不起眼的举动背后,是她15 年如一 日的坚守。
书中还讲了一位可以在开学第一天就正确 叫出每位学生名字的教师———阿莫纳什维利。 他说: “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儿童真正的 爱,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而开学 第一天就一个不落地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无 疑是最有效的方式。记住学生名字看似是一件 小事,但要知道,教师在开学第一天,不看花名 册就能脱口叫出所有人的名字, 对学生而言是 何等的亲切和感动。
阅读、实践、反思、研究、写作,是教师专业 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反思” 作为连接 “阅读、实践”与“研究、写作”的纽带,显得尤为 重要。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有智慧的教师,也 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 才愿意将自己的教育智 慧进行总结、梳理,与他人分享。 从农村民办教师成长为山东省特级教师的 朱良才,是一位充满“野心”的教师,他想把自己 的书放到别人的书架上,与大家分享。为此,除 了参加函授学习, 他还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阅 读,读书、记录、反思,时刻陪伴着他。就这样,他 撰写的3 本教育著作相继出版, 摆上了别人的 书架。
余映潮,这位从田垄走出来的名师,也是一
位善于反思、总结的教师。他把自己处理教材的 艺术和对课堂教学中“简与丰”的把握,归纳为6 种方式,即一课多篇、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 细教、浅文趣教和美文美教。与其说这是他的教 学艺术,不如说这是他在无数次实践后,经过反 思而提炼出来的教育智慧。
仁爱与赏识、坚持与改变、细 节与反思,是 《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为我们开启的智慧之 门,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又仿若一面镜 子,时刻映照着我们,正身前行。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