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塞旦 堂 奎 第婴一卷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 血脂的关系 严凤娣摘何胜虎 陈 述 张 薏 张 晶 燕建峰赵福全 要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浓度变化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7例患者按冠状动脉 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CSS),检测空腹 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CHD组TBIL、DBIL、IBIL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双 变量分析显示TBIL、DBIL、IBIL与CSS呈负相关。TBIL、IBIL与TC、LDL—C呈负相关 .结论:血清BIL水平与CHD 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BIL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脂类代谢有关.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清胆红素 血脂 危险因素 血清胆红素是血红素代谢的终产物.被认为是一 种废物,仅在升高时用于临床肝胆疾病诊断。近年来 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是人体内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 均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离心取其血清 测定血清胆红 素采用钒酸盐氧化法,血脂以免疫比浊法测定。仪器 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剂,其降低与冠心病(CH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对 CHD的预防和辅助诊断有临床价值 。为探讨血清 胆红素浓度与CHD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观察了1 14 例CHD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具 体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 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直线相 关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 1 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 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6月于苏北人民医 院心内科做冠状动脉造影病例237例,按照冠状动脉 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诊断标准依据国 际通用的直径法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凡狭窄≥ 50%者为CHD,<50%者为非CHD。排除明显影响血 清胆红素水平的下列疾病:(1)肝胆疾病;(2)贫血及 溶血;(3)严重心衰等。CHD组:114例,男86例,女 2.1 CHD组与非CHD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CHD组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 (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低于非CHD组,差 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两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比较 元±s.p ̄mol/L 28例,年龄45~81岁,平均(65.6±8.7)岁。非CHD 组:123例,男56例,女67例,年龄36~83岁,平均 (57.7±10.1)岁。 1.2研究方法 注:与非CHD组比较, P<O.Ol 1.2.1 冠脉病变积分(CSS) 用Seldinger技术多体 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直径≥50%狭窄为有意 义病变。CSS采用Gensini法.对主要冠状动脉左主 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何一支狭窄 进行积分:≤25%为1分.26%~49%为1.5分.50% 为2分,51%~74%为3分,75%为4分,76%~89% 为6分,90%为8分,91%~98%为12分.99%为16 分,100%为32分。不同节段冠状动脉评分系数按该 2.2两组血脂的比较CHD组与非CHD组比较,总 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明显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明显降低(P <0.01)。CHD组甘油三酯(TG)浓度也高于非CHD 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 ± .mmol/L 标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支积分之 和。 1.2.2血清胆红素、血脂、血尿酸的测定 所有病例 作者单位:225001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 通讯作者:何胜晚E—mail:sbhsh@medmail cO111¨1 注:与非CHD组比较, P<O、01 2.3 血清胆红素与CSS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 TBIL、DBII 、IBII 均与CSS早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塞 医学 蕾 第 l3_鳖第一 _基旦 为r=一0.250(P<0.01)、r=一0.158(P<0.05)、r= -0.256(P<0.O1)。 细胞内活性氧产生,使LDL氧化.随着氧化LDL的产 生。改变了内皮细胞功能。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进而促 进脂肪斑的形成。OX.LDL不仅具有趋化性。而且能 够抑制巨噬细胞返回血流中。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 研究表明胆红素是一种强有力的生理性抗氧化 剂。它能够抑制脂质氧化及氧自由基的形成。清除氧 2.4 CHD组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性TBIL、IBII 与TC、LDL.C呈负相关。TBIL与TC、LDI .C的相关系 数为r=一0.155(P<0.01),r=一0.130(P<0.05)。IBIL 与TC、LDL.C的相关系数为r=一0.188(P<0.01)、r: 一0.136(P<0.05)。见表3。 表3 CHD组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性 注:血清胆红素-q血脂相关性, P<O.05. P<O.Ol 3讨论 CH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CHD危险因素认识 的不断深人,决定 CHD预防策略的进步。已经公认 的CHD的危险 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龄、肥胖、 吸烟、糖尿病等.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低血清胆红素是 新发现的类似于吸烟、高收缩压等危险因素的重要的 CHD危险因素。 血清胆红素大部分由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 系统中被破坏降解而来,小部分来自组织中(主要是 肝细胞中)含血红素辅基的其他蛋门质的分解。在细 胞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作用 下,血红素被分解为胆绿素、CO、Fe 。胆绿素再经还 原生成胆红素 存肠道中胆红素进一步还原成粪胆原 和尿胆原,然后分别由粪和尿排出体外。胆红素作为 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指标在临床应用已久,传统观点 认为只有高血清胆红素才有意义,低血清胆红素往往 不被重视或认为无病理意义。1994年,Schwertner等… 首次报道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患CHD的危险程度呈 显著负相关。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50%,发生冠脉病 变的危险性增加47%。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对CHD的 影响相当于吸烟和高收缩压,为CHD的独立易患因 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CHD患者TBIL、DBIL、IBIL水 平均低于非CH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 Schwertner等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还显示,TBIL、 DBIL、IBIL与CSS成负相关。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 性分析结果显示IBII 、TBIL与TC、LDL呈负相关(P< 0.01,P<0.05)。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 脂质过氧化损伤有直接关系。低密度脂蛋白(LDL)经 氧化修饰生成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 As形成的病理变化和损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LDL 的氧化修饰过程,其一是细胞加氧酶的作用,其二是 自由基,抑制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3 2,从而延缓那些 有上述反应参与的病理过程。胆红素含有一个延伸共 轭双键体系和活性氧原子,能够阻止氧化作用,其抗 氧化活性比VitC、VitE、t3-胡萝卜素等更强 。在体 外,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后对氧化物的清除率是VitC 的10倍。胆红素抗AS的具体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清胆红素通过其抗氧化活性能中断金属离子 (cu 、Fe )催化的LDL脂质过氧化物反应,而胆红素 的这种抗LDL氧化修饰作用正是其防止AS和降低 CttD危险性的主要机制所在 。胆红素浓度降低时便 不能有效地抑制LDL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使氧自由 基及OX.LDL生成增多。而高浓度的胆红素则能更有 效地抑制LDL.C脂质过氧化、溶解胆固醇并帮助其 经胆道清除。(2)胆红素可作为HO活性的反应。HO 活性的增高能清除血红素及增加CO、Fe 和胆绿素, 而其中任何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都会影响AS的病理 生理过程。(3)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在体外胆绿 素及胆红素能抑制补体依赖性反应,给予胆绿素可抑 制小豚鼠的过敏反应。此外,研究发现炎症反应的快 速消除与HO活性增高有关,而HO活性的抑制使得 炎症反应增强[ 。 有研究显示,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不一定 持续低于正常对照组,当CHD急性心肌梗死时其血 清胆红素浓度不但不降低反而可能会升高,因为此时 可伴随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分解或心功能不全而引起 胆红素浓度升高。除此之外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Shamla等 在猪心肌缺血模型中发现.当猪发生急性 心肌梗死时,血管周围心肌细胞血红素加氧酶一1 (HO.1)信使RNA表达立即增强,HO.1为一种热休克 蛋白。其功能为诱导抗氧化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生 成后心肌缺血缓解,心梗面积减少。当使用HO.1的抑 制剂锡原卟啉时,心肌缺血加重。梗死面积增大。可见 此时胆红素浓度升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胆红素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性质可能具有抗AS, 延缓CHD进展的作用。故适度的提高血清胆红素浓 度可能促进AS的消退,这为CH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 崭新的思路。有证据说明,人为提高机体HO活性以 提高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可能的。人体升高胆红素水平 的主要基因已被证实[8-9],用基因方法修复这一基因 的遗传缺陷,将胆红素水平提高到足以防止CHD发 生的程度是可能的。但采用基因方法治疗低胆红素反 应还缺乏实践经验,而且与CHD发病直接相关的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34 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第23卷第19期 清胆红素浓度参考值还未能确定。 14(3):303—311. 总之,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在CHD的发生 Hulea S A, Wasowicz E, Kummerow F A.Inhibition of meatla— 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上述代谢紊乱进行早期干 catlayzed oxid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y free and albumin・- 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检测CHD患者血 bound biliurbin[J].Biochim Biophys Acta,1995,1259(1):29— 38. 清胆红素对评估CHD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有一定的价 Willis D,Moore A R,Federik R,et a1.Heme oxygenase:a novel 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target for the modulation of the inlfammatory response[J].Nat 4参考文献 Med,1996,2(1):87—90. [1]Schwe ̄ner H A,Jackson W G,Tolan G.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Sharma H S,Das D K,Verdouw P D.Enhanced express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biliur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localization of heme oxygenase一1 during recovery phase of porcine disease[J].Clin Chem,1994,40(1):18-23. stunned myocardium[J].Mol Cell Biochem,1999,196(1—2): 2I Hopkins P N,Wu L L,Hunt S C,et al Higher serum bilimbin is 133—139.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isk for early familial coronary artery Lin J P,Cupples L A,Wilson P W,et a1.Evidence for a gene disease『J].ArteriosclerThromb Vasc Biol,1996,16(2):250—255. influencing serum biliurbin on chromosome 2q telomere: a [3]Slow R C,Sato H,Manne G E.Heme oxygenase—car1)on monoxide genomewide scan in the Framingham study[J].Am J Hum Genet, signaling pathway in atherosclerosis: anti—atherogenic action of 2003,72(4):1029—1034. biliurbin and carbon monoxide[J].Cardiovasee Res,j999,41 Bronenberg F,Coon H,Gutin A,et a1.A genome scan for loci (3):385~394. influencing anti—atherogenic serum biliurbin levels[J].Eur Hum [4]Gao G,Alessio H M,Cutler R G.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Genet,2002,10(9):539—546. capacity assay for antioxidants[J].Free Radic Bi(收稿:2007—05—10修回:2007—06—29) 一 ol Med,1993, 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温志平廖新学 陶 军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ACS患者(ACS组)、20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SAP组)、25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CRP水平、血浆FIB水平。并作 比较。结果:ACS组血浆FIB水平、血清CRP水平[(4.6±1.2)g/L,(32.12±6.3)/11g/L]明显高于SAP组[(3.6± 0.2)g/L,(6.20±4.5)mg/I ]及对照组[(3.1±0.3)g/L,(5.40±4.8)mg/L](P<0.05或P<0.01) ACS组血浆FIB 水平与血清CRP水平间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FIB水平与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FIB 与CRP可以作为早期预测ACS的生化指标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 心绞痛 心肌梗死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 平、血清CR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两者在ACS中的作 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 用及其临床意义。 的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FIB是由 1对象与方法 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蛋白.属于肝急性时相蛋白,作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我 为凝血因子I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院内科住院并确诊为ACS患者35例(ACS组),其中 继而交联为纤维蛋白参与血液凝固 研究表明,FIB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男l4例,女6例,年龄 与血栓形成性心血管疾病存在着密切关系,是动脉粥 (60±1 1)岁;急性心肌梗死l5例,男lO例,女5例, 样硬化新的独立危险因子。CRP也是急性炎症反应的 年龄(62±14)岁。另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O例 一个指标,在急性缺血与心肌梗死中明显升高。本研 (SAP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1±13)岁。对照组 究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FIB水 选择同期健康体格检查者25例,其中男l6例,女9 例,年龄(52±13)岁。上述ACS的确诊标准为:(1)根 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酶谱变化而 作者单位:517400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内科(温志平): 确诊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 510080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廖新学,陶军) 梗死。(2)典型的UAP,包括除稳定劳累性心绞痛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