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中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学生语文储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项目式语文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手段,符合以人文本的教育宗旨,满足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项目式学教学着重发展学生的个体实践与体验,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的共通性。
关键词:项目式、开放灵活、创新设计、情景式、策略
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文本,深入发展自身思维,培养自己的情感,深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内容有所思考和感悟,陶冶自己的情操,启发自己的思想,享受语文的魅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能够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项目式语文教学的特点
1.以“项目”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项目式教学不再仅仅是以“课时”为组织单位,而以教材中的“篇章”为载体,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着力摒弃旧有的机械化、碎片化的教学模式,从真实、具有成长力的项目式角度出发,以“项目”为核心,体现为项目课程内容设置不能过于庞大,对应的知识点也不宜太多,课程设置为2-4个学时为宜,有利于学生在项目式的教学中获得成就感。
2.开放性、成长性的课堂
在项目式的语文教学课堂中,课堂氛围是开放的,融洽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思想火花碰撞的圣地。学生和教师之间是教授者与被教授者的关系,更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例如展现学生和队友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等。通过营造开放性、成长性的课堂,让学生走出传统的枯燥的学习当中来,留心观察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并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生专业素养,使学生热衷于学习,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二、项目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路径分析 (一)创新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跨学科性
从创新教学设计出发,项目式教学体现跨学科性。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内的统整,甚至可以跨学科进行课程开发、重组、创生,将课堂内容多元化,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让教师对错综复杂的知识点有更加明确的认识,避免教学的顾此失彼,有利于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知识点。
例如在小学语文读写课堂中,教师布置教学目标:能对本学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多义词进行较为系统地整理。学生任务: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与分类,制作卡片并编号,通过交流讨论进行组内自评与组外互评。这个流程运用到了数学教学的分类归纳法,是跨学科式教学在课堂上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采用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突破课时教学的局限性
项目式语文教学采用以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为主要编排模式的统编语文教材,不同于将教材内容分为若干课时的“课时教学”,它从教材整体出发,将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加深,并相互支持、相互照应,从而体现编者的系统审视和整体设计,不再以课时为单位分割教材内容去组织教学活动,而通过项目式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任务丰富、具体,便于项目的开展,同时解决传统教学设计导致的学生浅度学习、内生动力不足、课外阅读缺乏等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深度阅读语文篇章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中可以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培养、积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问题+情境式课堂引入探究活动,体现课堂活动的生动性 实践表明,语文项目式教学是实现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包括单元学习项目式、阅读项目式及习作项目式等内容。在习作项目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再现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3.设置课程汇报环节,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和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项目式语文教学具有小课题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建立和习作成果的展示等流程。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创设促进多种智能发展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项目式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程创新课堂内容,提供和普通单元不同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以“学习小伙伴”形式回顾精读课
文中作者将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并将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三、提高项目式语文教学的质量策略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理念
项目式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吸收新理念新想法,同时必须具备明确而完善的育人观。要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壮大专业的教师队伍,基于项目式教学开展一系列研讨会、讲座、公开会等等,以丰富的形式开展项目式教学。教师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培养与与他人保持平等、尊重、以说理相待的关系的理性话语的价值观。
(二)营造开放式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合作的关系有利于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想成长。项目式教学要求提出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不仅需要让学生很容易有代入感、而且可以有开放式的回答、并且能够引发有价值的思考。通常在教学开始之前,就要让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把他们的回答收集起来,这样老师才能有机会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理解程度,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三)在实践活动中重新确立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项目式教学具有阶段性。在项目式教学中时间最长部分阶段时,教师应创设集体或者个人的任务,以帮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和项目作品上都获得进步和成功。基于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承担的工作,
他们将会主动探寻相关的信息,老师也需要通过多种提问和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必须掌握的知识,并提供关于生词、概念的必要基础信息,以促进学生顺利推进项目。
因此,每个教学老师都应该积极学习,开拓创新,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跨领域跨学科地学习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考察、丰富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在实践与反思中碰撞创新的火花,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教学方法,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创新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武咏梅.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项目式学习策略探究——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10):3.
[2]徐贵堂. 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策略——以人物写作为例[J]. 2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