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概提纲及答案

毛概提纲及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1.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合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话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话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的主义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1、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的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分配不公现象: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2、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4、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5、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为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以及基础。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含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生活宽裕、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2、作用职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3、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结合和政治协商制度。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的表示出人民民族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3、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4、中国共产昂和各民主党派都已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方针:1、以马克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核心价值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民生与社会建设。

科学内涵:一般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自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民生与社会建设: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5.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香港:1997、7、1.澳门:1999、12、20. “三通”的内涵。通商、通航、通邮。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内容: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的完全统一,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体现了即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实现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建国初毛泽东提出哪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 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基本原则,3、坚持痛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有哪些。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新时期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1、队伍的迅速壮大,2、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岗位流动加快,

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的原因?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四个尊重”指什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 其核心是什么? 尊重劳动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是什么?

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这、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党的领导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8.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原因。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心的要求,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答: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要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切实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要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两大课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